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拔山曲

拔山曲

汉.司马迁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,兵少食尽,四面楚歌,“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,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,骏马名骓,常骑之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(驰骋);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阕,美人和之,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”

后遂以“别姬”、“别骓”或“拔山曲”、“帐中歌”写英雄末路无可奈何的心情。

北周.庾信《拟咏怀二十七首》之二十六:“谁言气盖世,晨起帐中歌。”又《拟连珠》:“帐里悲歌,而虞姬永别。”宋.陆游《项王祠》诗:“时时常歌拔山曲,醉倒聊慰穷途艰。”又以“拔山力”、“盖世心”言力大志高。唐.李白《拟恨赋》:“若乃项王虎斗,白日争晖;拔山力尽,盖世心违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蝇吊

    同“青蝇吊客”。清赵翼《长洲蒋立崖明府最爱拙诗贻之以诗》:“有此神交盖未倾,一人知己足平生。他时不用青蝇吊,此日应先白犬盟。”

  • 鹢路

    源见“六鹢风”。比喻失意的仕途或不利的处境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.姑洗三月》:“龙门退水,望冠冕以何年;鹢路颓风,想簪缨于几载。”【词语鹢路】   汉语大词典:鹢路

  • 尺素书

    同“尺鲤”。宋苏轼《杜介送鱼》诗:“病妻起斫银丝鲙,稚子欢寻尺素书。”

  • 修齐治平

    《礼记.大学》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……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本为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省称。后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

  • 萤囊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。形容勤学苦读。清沈曰霖《晋人麈.诗话》:“萤囊频替火,雪案惯堆花。”【词语萤囊】   汉语大词典:萤囊

  • 蒙子公力

    子公:是西汉人陈汤的字。陈咸长期担任外地的郡守,总想得到朝廷重用。当时车骑将军王音辅佐朝政,信任陈汤。陈咸多次用重金贿赂陈汤,并写信请求援引:“如蒙您出力,使我调入京城长安任职,那么就死而无憾了。”后

  • 慈母投杼

    源见“曾参杀人”。谓谣言惑人。《宋书.乐志三》:“三夫成市虎,慈母投杼趋。”

  • 釜底游鱼

    源见“鱼游沸鼎”。比喻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的人。清 洪楝园《警黄钟.宫叹》:“好似釜底游鱼,日暮途穷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一卷十章:“如今闯贼已成釜底游鱼,亡在顷刻。”见“釜中之鱼”。清·洪楝园《惊黄钟·宫

  • 丁字不识

    同“不识一丁”。宋陆游《书生叹》:“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锄,丁字不识称农民。”

  • 三千牍

    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朔(东方朔)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牍。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,仅然能胜之。人主从上方读之,止,辄乙其处,读之二月乃尽。”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。三千,极言其多。宋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