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指染尝鼋

指染尝鼋

源见“染指”。比喻尝到某种滋味。宋陆游《读〈老子〉》诗:“《道德》五千言,巍巍众妙门。管窥那见豹,指染仅尝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桃叶

    同“桃叶桃根”。唐皇甫松《江上送别》诗:“隔筵桃叶泣,吹管杏花飘。”清唐孙华《贺王冰庵太守纳姬》诗之一:“许迎桃叶久逡巡,谁道褰帏事果真。”【词语桃叶】   汉语大词典:桃叶

  • 九流三教

    同“三教九流”。元 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二折:“做子弟的须要九流三教皆通,八万四千傍门尽晓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文有相如之赋,武有伏波之才,医有仲景之能,卜有君平之隐。九流三教,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

  • 忧集孝璋

    《三国志.吴书.孙韶传》:“初,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。”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会稽典录》:“宪与少府孔融善,融忧其不免祸,乃与曹公书曰:‘……海内知识,零落殆尽,唯会稽盛孝璋尚存。其人困于孙氏,妻孥湮没,

  • 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

    明月当空,清风吹拂,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? 面对良宵美景,人们常有的思虑。语出宋.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?”鲁迅《准风月谈.前记》:“‘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?’好

  • 莫愁

    南朝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莫愁十三能织绮,十四采桑南陌头。十五嫁为卢家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。卢家兰室桂为梁,中有郁金苏合香。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此为洛阳女

  • 东山意

    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谢公始有东山之志,后严命屡臻,势不获已,始就桓公司马。”东晋.谢安有一度曾隐居会稽东山,无出仕之心,有山水之意。后因用为咏隐居志向之典。唐.陈子昂《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》诗:“

  • 赤县

    同“赤县神州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答陶华阳》:“故邹子以为赤县,于宇内止是九州中之一耳。”明陈子龙《芦沟新城》诗:“赤县山河壮,青郊版筑新。”【词语赤县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县

  • 谁为为之,孰令听之

    前“为”( ㄨㄟˋ wèi ):介词。替。后“为”( ㄨㄟˊ wéi ):动词。做。孰:谁。 替谁去做,让谁去听? 此古人因自己的言行不为世人了解而发出的愤慨之语。语出汉.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

  • 康哉良哉

    源见“康哉”。喻指君臣相得。唐太宗《答魏徵手诏》:“必望收彼桑榆,期之岁暮。不亦康哉良哉,独惭于往日;若鱼若水,遂爽于当今。”

  • 初平叱石

    源见“叱石为羊”。指传说中黄初平学道成仙叱石为羊事。清赵翼《次韵寄答陈兰江同年金华教授》:“初平叱石仙踪在,安得相寻醉碧筒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