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挟冰求温

挟冰求温

挟着冰块以求温暖。比喻适得其反。高柔(174-263年),陈留围(今河南开封一带)人,初从曹操为颖川太守,魏文帝曹丕即位,以之为治书侍御史。明帝曹叡时封延寿亭侯。齐王曹芳时转为太常,寻迁司空、司徒。后高贵乡公时,官至太尉。明帝时,公孙渊反叛,其兄公孙晃于其未叛前屡次上书告发。但明帝仍以连座之法将之处死。高柔上书直言极谏不从。晋朝史学家孙盛就此事议论说:“自己不能广申信义却企盼众人归附,爱猜忌别人却希望他们能归向自己,这何异于挟着冰块而求温暖,抱着炭火以求凉爽呢?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高柔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盛曰卷24第687页:“况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,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怀,何异挟冰求温,抱炭希凉者哉?”


【词语挟冰求温】  成语:挟冰求温

猜你喜欢

  • 因祸而为福,转败而为功

    利用祸害而取得福利。转化失败而取得成功。 表示善于因势利导。语出《战国策.燕策一》:“齐人紫败素也,而贾十倍;越王勾践栖于会稽,而后残吴霸天下:此皆转祸而为福,因败而为功者也。”后多引作〔因祸而为福

  • 扁鹊起虢

    《史记.扁鹊列传》:“扁鹊过虢。虢太子死,扁鹊至虢宫门下,问中庶子喜方者曰:‘太子何病,国中治穰过于众事?’中庶子曰:‘太子病血气不时……故暴蹶而死。’扁鹊曰:‘是死何如时?’曰:‘鸡鸣至今。’……扁

  • 柏舟誓守

    源见“柏舟”。指妇女丧夫守节不嫁。明 柯丹丘《荆钗记.议亲》:“老身柏舟誓守,自甘半世居孀。”

  • 痴人说梦

    宋朝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九:唐高宗时,僧伽游历江淮间,行踪时有不同常人之处。“有问之曰:‘汝何姓?’答曰:‘姓何。’又问:‘何国人?’答曰:‘何国人。’唐.李邕作碑,不晓其言,乃书传曰:‘大师何姓,何国

  • 未知鹿死谁手

    鹿:指猎取的对象,常比喻政权或其他胜利果实。语本《汉书.蒯通传》:“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以鹿喻帝位。” 不知道最后胜利属于谁。语出《晋书.石勒载记下》:“勒因飨酒酣,笑曰:‘朕

  • 黑白混淆

    形容是非不分。《明史·聊让传》:“曩上皇在位,王振专权,忠谏者死,鲠直者戍,君子见斥,小人骤迁,章奏多决中旨,黑白混淆,邪正倒置。”●《管子·明法解》: “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,以官职之法定愚智,故勇怯

  • 集苑

    《国语.晋语二》载:春秋时,晋献公宠幸骊姬,人多巴结骊姬之子奚齐,惟独大夫里克仍亲近不得势的太子申生。优施作歌讽谕他说:“暇豫之吾吾,不如鸟乌。人皆集于苑,己独集于枯。”韦昭注:“集,止也。苑,茂木貌

  • 宾鸟

    同“宾雁”。南朝 齐谢朓《齐雩祭乐歌.歌白帝》:“嘉树离披,榆关命宾鸟,夜月如霜,金风方嫋嫋。”【词语宾鸟】   汉语大词典:宾鸟

  • 为无为,事无事

    以“无为”的态度去作为,以不搅扰的方式去作事。 古代道家所宣扬的清净无为思想。语出《老子》六三章:“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”《文选.张衡〈东京赋〉》:“为无为,事无事,永有民,以孔安。”薛综注:“

  • 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化而裁之存乎变;推而行之存乎通;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孔颖达疏:“若其人圣则能神而明之,若其人愚则不能神而明之。”“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”本谓玄妙高深的道理只有圣智之人才能明白。后指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