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捶楚求罪

捶楚求罪

指滥用刑罚,逼人招供。《渊鉴类函.冤狱》:“捶楚之下,何求不获;虽皋陶听之,犹谓死者有余辜。”皋陶:传说中舜帝的最高法官。听:治。


连动 捶楚,杖刑。用刑罚逼人招供。《渊鉴类函·冤狱》:“捶楚之下,何求不获,虽皋陶听之,犹谓死者有余辜。”△用于逼供方面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蜀君平

    同“蜀严”。宋魏了翁《水调歌头.虞简州刚简生日》词:“携手锦江箍隐,觌面墨池玄叟,扶杖蜀君平。”

  • 三笔六诗

    南朝梁刘孝绰之弟孝仪、孝威,并工诗文,称“三笔六诗”。《南史.刘孝绰传》:“孝绰弟潜,字孝仪,幼孤,与诸兄弟相勖以学,并工属文。孝绰尝云:‘三笔六诗。’三即孝仪,六谓孝威也。”六,意谓六弟。【词语三笔

  • 来而不往非礼也

    旧时礼节注重有来有往,只有来而无往是不合礼节的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礼尚往来。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”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.进士归礼部》:“夫礼尚往来。来而不往,非礼也。”其他只有

  • 麟阁高标

    同“麟阁图形”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刺奸》:“捷书一奏天颜喜,麟阁高标郭细侯。”

  • 树犹如此

    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桓公(桓温)北征,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‘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’攀枝折条,泫然流泪。”桓温北征,见到从前栽种的柳树已经成长,睹木思人,便油然产生了“老之将至”

  • 肉可共啖

    晋代郭舒度量弘大事。《晋书.郭舒传》:“乡人盗食舒牛,事觉来谢,舒曰:‘卿饥所以食牛耳,余肉可共啖之。’世以此眼其弘量。”谢:请罪。主谓 啖,吃。牛肉可以一起吃。比喻宽宏大量。《晋书·郭舒传》:“有乡

  • 分我杯羹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项羽本记》:“当此(楚汉相争)时,彭越数反梁地,绝楚粮食,项王患之。为高俎(载牲之礼器),置太公(刘邦之父)其上,告汉王(刘邦)曰:‘今不急下(赶快投降),吾烹太公。’汉王曰:‘吾与

  • 书牍背

    《汉书.周勃传》:“勃从高祖,封绛侯,免相就国。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,勃自畏恐诛,令家人持兵以见。人有上书告勃欲反,下廷尉。勃恐,不知置辞。吏稍侵辱之,勃以千金与狱吏,狱吏乃书牍背,示之曰:‘以公主为证

  • 修月斧

    源见“玉斧修月”。指神话传说中用以修理月亮的仙斧、神斧。元 萨都剌《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以诗赠别》:“桂殿且留修月斧,银河未许度星轺。”【典源】 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前集卷一:“太和中,郑仁本表弟,不

  • 海底飞尘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唐白居易《浪淘沙》词:“海底飞尘终有日,山头化石岂无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