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摸棱两可

摸棱两可

对问题的正反两面含糊其词,不明确表态,又写作“模棱两可”。比喻为人圆滑,不负责任。出自唐苏味道的事迹。苏味道(648-705年),赵州栾城(今河北栾城)人。进士及第。延载元年(694年)曾任宰相,但第二年便因事被出为集州刺史。至圣历元年(698年)再任宰相。据史书记载,他前后居相位数载,却没有任何作为。他曾对人讲:处理任何事情最好都不要决断明白,否则出了错误必会遭到谴责。只要摸棱以持两端就可以了。因此当时人称其“苏摸棱”。“摸棱两可”,即由此发展而来。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94《苏味道传》2991-2992页:“味道善敷奏,多识台阁故事,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,竟不能有所发明,但脂韦其间,苟度取容而已。尝谓人曰:‘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’时人由是号为‘苏摸棱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张廷玉《明史·余珊传》:“饰六艺以文奸言,假周官而夺汉政,坚白异同,模棱两可。”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35章:“他觉得在文采的理论政策的渊博学问之下,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,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两可,含混的语句了。”


【词语摸棱两可】  成语:摸棱两可汉语词典:摸棱两可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阮贫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泛指贫寒。唐戴叔伦《旅次寄湖南张郎中》诗:“闭门茅底偶为邻,北阮那怜南阮贫?”

  • 祝染梦榜

    善有善报的故事。《渊鉴类函.粥三》:“昔有姓祝名染者,尝遇岁饥,施粥以济四方之贫者。后生一子,初赴试,染梦一人手持状元榜竖于门外,上写四字曰:‘施粥之报。’未几,有人报其子状元及第。”【词语祝染梦榜】

  • 望履幕下

    《庄子.盗跖》:“孔子复通(再次求谒者为他通报,求见跖)曰:‘丘幸于季(此指柳下季,姓展名禽。又一说,展获字季禽,居柳下而施德惠,故死后谥为惠。不过,孔子与柳下惠,柳下惠与跖都不同时,《庄子》一书为了

  • 遗臭万载

    唐.房玄龄《晋书.桓温传》:“温性俭,每宴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。然以雄武专朝,窥觎非望,或卧对亲僚曰:‘为尔寂寂,将为文景所笑。’众莫敢对。既而抚枕起曰:‘既不能流芳后世,不足复遗臭万载邪!’”亦作“遗

  • 江令锦袍

    南朝陈.江总《山水纳袍赋.序》:“皇储监国余辰,劳谦终宴,有令以纳袍降赐。何以奉扬恩德?因题此赋。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六十七引)南朝陈.江总,在陈后主时任尚书令,故世称江令。他曾受锦袍之赐,作《山水纳

  • 监门

    源见“侯嬴抱关”。指未得遇合、暂处困境的看门吏侯嬴。明 东子昂《咏古》之二:“监门与狗屠,感激怀好音。”【词语监门】   汉语大词典:监门

  • 攀车

    源见“攀辕卧辙”。借指挽留眷恋离职良吏。唐卢纶《送崔邠拾遗》诗:“今日攀车复何者,辕门垂白一愚夫。”

  • 见其进,未见其止

    见〔吾见其进,未见其止〕。

  • 归去吟

    参见:赋归去来

  • 湘篁染泪

    同“湘妃怨”。唐李商隐《离思》诗:“朔雁传书绝,湘篁染泪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