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郢书燕说”。指离开原意的臆度猜想。黄遵宪《杂感》诗:“多歧道益忘,举烛乃笔误。”
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指春秋时楚 俞伯牙知音好友钟子期。明张煌言《感怀》诗:“流水非因钟子调,《阳春》只合郢人吟。”【词语钟子】 汉语大词典:钟子
源见“祝融”。又《左传.昭公十八年》:“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,禳火于玄冥、回禄。”指传说中的火神。后用以指火灾。《官场现形记》三七回:“刘道老太爷年纪大了,一身的病,家累又重得很,自遭回禄之后,家产一无
见“含血喷人”。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·黄龙新禅师法嗣·崇觉空禅师》:“~,先污其口。百丈野狐,失头狂走。蓦地唤回,打个筋斗。”【词语含血噀人】 成语:含血噀人汉语大词典:含血噀人
《诗.秦风.渭阳》:“我送舅氏,曰至渭阳。”朱熹集传:“舅氏,秦康公之舅,晋公子 重耳也。出亡在外,穆公召而纳之。时康公为太子,送之渭阳而作此诗。”后以“渭阳”表示甥舅情谊的典实。《后汉书.马防传》:
琴、瑟:古代两种弦乐器。更张:重新上弦、换弦或调整弦的松紧,使乐器声音和谐。 琴瑟在演奏时声音不和谐,有必要改换乐器上的弦,重新调整安装。 比喻政令不合时宜时,必须加以调整改革。语出《汉书.董仲舒
见〔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;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〕。
《商君书.禁使》:“今夫飞蓬,遇飘风而行千里,乘风之势也。”飞蓬乘风,原意是蓬草随风飞转,飘荡无定。后以飞蓬乘风喻指人无坚定意志,随情势而改变。亦作“飞蓬随风”。《后汉书.明帝纪》:“昔应门失守,《关
源见“青蝇营营”。比喻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。唐陈子昂《宴胡楚真禁所》诗:“青蝇一相点,白璧遂成冤。”
五代.五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二:“郑光业及第之岁,策试,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,为吴语,谓光业曰:‘必先,必先可以相容否?’光业为辍半铺之地。其人复曰:‘必先,必先谘取一杓水。’光业为取。其人再曰:‘便干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