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攻心为上

攻心为上

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是上策。马谡(事迹见前“言过其实”条)深得诸葛亮器重,蜀后主建兴三年(224年),诸葛亮亲征南中时,马谡献计道:“南中倚仗地势险阻又处边远,久不归服,即使今日击败他们,明日就会起兵反叛。如今丞相如要倾国北伐强敌曹魏,他们闻知我们内部空虚,则其反叛会更快。如果把他们全部杀戮,以绝后患,既不符合仁义之道,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。用兵之道,从思想上使他们归服为上策,用兵打败他们为下策,希望丞相使其心服。”诸葛亮采纳了建议,擒孟获而又赦免,以征服南中民心。所以直到诸葛亮死,南方没有再反叛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蜀书》《马谡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卷39第983页:“谡对曰:‘南中恃其险远,不服久矣,虽今日破之,明日复反耳。……夫用兵之道,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,心战为上,兵战为下,愿公服其心而已。’亮纳其策,赦孟获以服南方。故终亮之世,南方不敢复反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0回:“把个张姑娘乐的连连点头,笑道:‘姐姐这叫作兵法攻心为上。’” 孙中山《心理建设·自序》:“兵法有云:‘攻心为上’,是吾党之建国计划,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。”


主谓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。语出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谡传》:“每引见谈论,自昼达夜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用兵之道,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。心战为上,兵战为下。”孙中山《心理建设(孙文学说)· 自序》:“兵法有云:‘~’,是吾党之建国计划,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。”△用于描写战略上因果。


【词语攻心为上】  成语:攻心为上汉语词典:攻心为上

猜你喜欢

  • 绰(chuò)绰有余

    又作“绰有余裕”。原指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。后则泛指能力和财力宽裕有余。齐国大夫蚳蛙为了向齐王提建议,便辞去地方行政职务而到齐国中央政府去担任狱官。后来,在他几次向齐王进谏而不被采纳之后,他又听从孟子的

  • 鼎铛耳

    宋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一:“御史中丞雷德骧劾普强占市人第宅,聚敛财贿,上怒叱之曰:‘鼎铛尚有耳,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?’”后因以“鼎铛耳”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。清赵翼《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》诗:

  • 黍谷春回

    同“黍谷回春”。清 刘履芬《金缕曲.题吴仲宣漕帅归鸿图》词:“黍谷春回早,喜联翩,中兴李 郭,大功成了。”

  • 卢绾须征

    《汉书.卢绾传》:“汉既斩豨,其禅将降,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豨所。上使使召绾,绾称病。……又得匈奴降者,言张胜亡在匈奴,为燕使。于是上曰:‘绾果反矣!’使樊哙击绾。”绾,音wǎn。汉人卢绾曾跟随刘邦起

  • 湛露

    《诗经.小雅.湛露.序》:“《湛露》,天子燕诸侯也。”《左传.文公四年》:“昔诸侯朝正于王,王宴乐之,于是乎赋《湛露》。”旧解说《湛露》是帝王宴诸侯时所唱的乐章。后因用作咏帝王宴饮的典故。唐.李世民《

  • 蚨母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三:“南方有虫,名暾?,一名?蠋,又名青蚨。形似蝉而稍大……生子必依草叶,大如蚕子。取其子,母即飞来,不以远近。虽潜取其子,母必知处。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,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,每市

  • 阅市偷光

    源见“阅市”、“凿壁偷光”。指贫士勤奋好学。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.汪遵》:“家贫借书,以夜继日,古人阅市偷光,殆不过此。”

  • 上宾

    48 ① 上等宾客。《汉书.枚乘传》:“乘久为大国上宾,与英俊并游。”【词语上宾】   汉语大词典:上宾

  • 春风夏雨

    参见:春风风人,夏雨雨人并列 春风和煦,夏雨滋润万物。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。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管仲上车曰:‘嗟兹乎,我穷必矣!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穷必矣。’”[例

  • 随倡

    同“随唱”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哭像》:“想当时联镳游赏,怎到头来刚做了恁般随倡。”【词语随倡】   汉语大词典:随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