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救灾恤邻

救灾恤邻

左传.僖公十三年》:“晋荐饥(荐,数,重,一再;荐饥,禾麦连年不收),使乞籴于秦。秦伯谓子桑(公孙枝,字子桑,为秦大夫。秦伯,即秦穆公):‘与诸乎?’对曰:‘重施而报,君将何求?重施而不报,其民必携(叛离);携而讨焉,无众,必败。’谓百里:‘与诸乎?’对曰:‘天灾流行,国家代有。救灾恤邻,道也。行道有福。’……秦于是乎输粟于晋。”

春秋时,晋国灾荒连年,向秦请求购粮。秦穆公向大夫子桑和百里奚征求意见,子桑与百里奚虽都主张救灾输粟,然动机目的不同。子桑旨在“侵邻”,百里奚却意在“恤邻”。一恶一善,十分鲜明。后因以“救灾恤邻”表示邻国之间,竭诚相助。

明.李贽《焚书.杂述.寒灯小话》:“今得人钱财,视同粪土,岂为谋王图霸,用之以结客乎?拟救灾恤患,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己也?”


并列 同情并帮助解救邻国的灾祸。《左传·僖公十三年》:“天灾流行,国家代有,~,道也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写国家间的人道援助。→趁火打劫


【词语救灾恤邻】  成语:救灾恤邻汉语词典:救灾恤邻

猜你喜欢

  • 豹留皮,人留名

    见“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”。明·冯梦龙《古今谭概·委蜕部》:“项籍之瞳,不如左丘之眇;啬夫之口,不如咎繇之喑……语曰:‘~。’此言形神之异也。”

  • 拥经问疾

    《后汉书.桓荣传》:“荣每疾病,帝辄遣使者存问,太官、太医相望于道。及笃,上疏谢恩,让还爵士。帝幸其家问起居,入街下车,拥经而前,抚荣垂涕,赐以床茵、帷帐、刀剑、衣被,良久乃去。”经:六经。桓荣曾为太

  • 拂衣男子

    源见“拂衣”。借指弃官归隐者。清袁枚《庄念农明府就按白下予与晴江介庵往讯平安赋诗奉慰》之一:“拂衣男子关心甚,收得杨彪考竟无?”

  • 鸾凤分飞

    源见“卜凤”。比喻夫妻离散。唐房千里《寄妾赵氏》诗:“鸾凤分飞海树秋,忍听钟鼓越王楼。”主谓 比喻夫妻、情侣离别或离散。唐·房千里《寄妾赵氏》诗:“~海树秋,忍听钟鼓越王楼。”△用于形容夫妻、情侣分离

  • 张湛白马

    《后汉书.张湛传》:“张湛字子孝,扶风平陵人也。矜严好礼,动止有则,居处幽室,必自修正。(建武)五年,拜光禄勋。光武临朝,或有惰容,湛辄陈谏其失。常乘白马。帝每见湛,辄言:‘白马生且复谏矣。’”后汉.

  • 虽有丝麻,无弃菅蒯

    菅( ㄐㄧㄢ jiān ):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坚韧,可做刷帚。蒯( ㄎㄨㄞˇ kuǎi ):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可编席。 虽有丝和麻这些比较高级的织料,也不要丢掉菅和蒯这些可以用于编织的低级材料。

  • 不落窠臼

    不落俗套,有所创新。窠臼:亦作“臼窠”,指陈旧的格调。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六回:“这‘凸’、‘凹’二字,历来用的人最少,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,更觉新鲜,不落窠臼。”述宾 窠臼,旧格式。不落俗套,有

  • 辨穷河豕

    同“辨鲁鱼”。谓考订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补注》:“孝标善于攻缪,博而且精,固以察及泉鱼,辨穷河豕。”

  • 鱼跃

    源见“鱼化龙”。喻指参加科举考试。唐温庭筠《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》:“未知鱼跃地,空愧《鹿鸣》篇。”【词语鱼跃】   汉语大词典:鱼跃

  • 阿房宫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〔始皇〕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。先作前殿阿房,东西五百步,南北五十丈,上可以坐万人,下可以建五丈旗。周驰为阁道,自殿下直抵南山。”阿房宫故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旁村。建于秦始皇三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