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作“弗欺暗室”、“暗室不欺”等。意思是即使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欺心的事情。这是古人的一种美德,后人常借此自勉或赞他人。梁简文帝萧纲(503-551年)字世缵。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南朝梁皇帝
源见“蟾宫折桂”。喻科举及第。闽徐夤《送王校书往清源》诗:“清歌早贯骊龙颔,丹桂曾攀玉兔宫。”
晋王嘉《拾遗记.颛顼》:“〔颛顼〕有曳影之剑,腾空而舒,若四方有兵,此剑则飞起指其方,则克伐;未用之时,常于匣里,如龙虎之吟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四三引《世说》:“王子乔墓在京陵,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,睹
《礼记.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(道,此当指规律、事理)。”玉不经雕琢,不能成为器物;人不经过学习修养,不会成为有用之材。后因以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,方能成就人才。汉
指说话或诗文含意深刻,耐人寻味。语出宋.姜夔《白石道人诗说》:“语贵含蓄。东坡云:‘言有尽而音意无穷者,天下之至言也。后之学诗者,可不务乎?”宋.严羽《沧浪诗话.诗辨》:“其妙处,透彻玲珑,不可凑泊,
同“鱼书”。元方回《赠吕肖卿》诗之三:“湓浦释鱼素,阳山杳雁程。”【词语鱼素】 汉语大词典:鱼素
参见:掷瓦
形容神气十足,声势慑人。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七章三:“鄙人面奉御旨,办理‘七七’周年纪念——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——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。”参见“八面威风”。述补 形容神气十足,声势慑人。郭沫若《洪
源见“燕子楼”。感叹时过境迁。宋苏轼《和赵郎中见戏》之一:“燕子人亡三百秋,卷帘那复似扬州?”
同“祝华封”。唐张说《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》诗:“不独华封老,千年喜祝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