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新鬼大,故鬼小

新鬼大,故鬼小

左传.文公二年》:“秋八月丁卯,大事于大庙(大,通太,大庙即太庙,古时帝王的祖庙,祭祀祖宗属于大事,故称),跻僖公(跻,音jj,升;跻僖公,是指把僖公的享祀之位升到闵公之上),逆祀(闵公和僖公是兄弟,《史记.鲁世家》说滑为兄,厘为弟,滑即闵,厘即僖。《汉书.五行志》则说僖是闵的庶兄。不论谁为兄谁为弟,依照当时的礼制,闵公先为君并先逝,固应在僖公之上。另外,按照古代宗法制度,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,以始祖居中,二、四、六世位居始祖左方,称为昭;三、五、七世位居始祖右方,称为穆。文公二年秋八月跻僖公时,既然承认以鲁惠公为昭,那末以次推论,则隐公为穆;桓公为昭,庄公为穆;闵公为昭,僖公为穆。今升僖公于闵公之上,则僖为昭,闵为穆,恰恰是不仅享祀位次变化了上下,而且宗庙中的昭穆次序也发生了颠倒,故《左传》的作者称之为“逆祀”)也。于是夏父弗忌(夏父弗忌是鲁大夫夏夫展之后。)为宗伯(古代掌管礼制的官),尊僖公,且明见曰:‘吾见新鬼大,故鬼小(新鬼,新死之鬼,指僖公;故鬼,死已久之鬼,指闵公)。先大后小,顺也。跻圣贤(鲁人重视僖公,故宗伯在这里称之为圣贤),明也。明、顺,礼也(意谓既明且顺,故升僖公于闵公之上,这样做是合于礼法的)。’”

春秋时,鲁闵公死后,由他的异母兄僖公继位。僖公死后,他的儿子文公继位。依照世序,宗庙中牌位的位次,应是闵先僖后。但是文公二年八月祭太庙时,将他父亲僖公的灵位升置于闵公之前,说是“新鬼大,故鬼小”,意思是说僖公虽然后为君后死,但他年长为兄;闵公虽然先为君先逝,但他是弟弟,死时年纪又小,故不应排在前头。文公的这种做法,实质上是打破了鲁国原来的宗法制度的规定,故史书说是“逆祀”。

后可以“新鬼大,故鬼小”喻指新的,现在的占先得势;旧的,过去的退居其后,不得势,不一定非指死人不可。鲁迅《准风月谈.礼》:“新的忌日添出来,旧的忌日就淡一点,‘新鬼大,故鬼小’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闭孙生户

    源见“悬梁刺股”。谓闭门安心读书。明谢谠《四喜记.诗礼趋庭》:“喜儿曹聪明天赋,潜心静闭孙生户,更须学悬梁刺股。”

  • 士元骥足

    《三国志.庞统传》:“先主领荆州,统以从事守耒阳令,在县不治,免官。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:‘庞士元非百里才也,使处治中、别驾之任,始当展其骥足耳。’”后遂以“士元骥足”喻有待施展的卓越才能。宋辛弃疾《声

  • 夺席拔帜

    源见“谈经夺席”、“拔赵帜易汉帜”。谓学识超过别人,拔得头筹。清孙枝蔚《与王贻上书》:“今京口则六朝 三唐名士题咏之地也……乃欲起而夺席拔帜,为千余年重开生面,譬如‘既生瑜,又生亮’,亦天地仅事矣。”

  • 天山三箭定

    同“天山三箭取”。清 丘逢甲《拟杜诸将五首用原韵》之三:“未许天山三箭定,空闻函谷一丸封。”

  • 旁观者清

    置身于事情局外的人,比当事者看得清楚。原作“旁观见审”。出自唐元行冲之语。元行冲(653-729年),名澹(dàn淡),以字行。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博学多通,尤善音律及训诂之书。进士及第。累迁通事舍

  • 比干谏死

    同“比干剖心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五十一:“比干谏而死,屈平窜湘源。”唐卢仝《感古》诗之二:“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”

  • 鸢跕水

    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援乃击牛酾酒,劳飨军士。从容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概多大志……当吾在浪泊、西里间,虏未灭之时,下潦上雾,毒气重蒸,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,卧念少游平生时语,何可得也!’”唐.

  • 伯牙弦绝

    同“伯牙绝弦”。宋陈亮《贺新郎.寄辛幼安和见怀韵》词:“但莫使伯牙弦绝。九转丹砂牢拾取,管精金只是寻常铁。”

  • 浮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传说中海上天河间往来的木筏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一折:“滋洛阳千种花,润梁园万顷田,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。”【词语浮槎】   汉语大词典:浮槎

  • 东村女

    同“东施”。《红楼梦》六四回:“一代倾城逐浪花,吴宫空自忆儿家。效颦莫笑东村女,头白溪边尚浣纱。”【词语东村女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村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