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弓冶箕裘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剪发延宾》:“孩儿陶洪,诗书勤习,堪承弓冶之传。”【词语弓冶之传】 成语:弓冶之传
见“大法小廉”。清·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:“天下之大,百官之众,~,岂系无人?”【词语小廉大法】 成语:小廉大法汉语大词典:小廉大法
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(淮阴城北临淮水,韩信昔曾在此钓鱼),诸母漂(在水中击打洗涤衣絮),有一母见信饥,饭信,竟漂数十日。信喜,谓漂母曰:‘吾必有以重报母。’母怒曰:‘大丈夫不能自食(音s
同“对影三人”。宋莫将《木兰花.月下》词:“赏酬风景无过酒。对影成三谁左右?”
同“祝哽祝噎”。《尚书大传》卷五:“卜筮巫医御于前,祝咽祝哽以食。”见“祝哽祝噎”。【词语祝咽祝哽】 成语:祝咽祝哽汉语大词典:祝咽祝哽
《文选.扬雄〈解嘲〉》:“析人之珪,儋人之爵。”张铣注:“言当分人君之珪,以为上列之诸侯,荷人君之重爵。”后因以“析圭儋爵”谓任官受爵。明宋濂《叶秀发传赞》:“当金人陷蕲,士大夫析圭儋爵者,或纳款卖降
源见“王粲登楼”。指汉末王粲避乱客荆州,思归,作《登楼赋》之事。泛指客游思乡。唐杜甫《春日江村》诗之五:“群盗哀王粲,中年召贾生。登楼初有作,前席竟为荣。”宋陆游《秋望》诗:“一樽莫恨盘飨薄,终胜登楼
参见:名下无虚士【词语名下士】 汉语大词典:名下士
同“地下修文”。宋王安石《葛兴祖挽辞》:“孙宝暮年犹主簿,卜商今日更修文。”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黄帝仙去。三国 魏阮籍《清思赋》:“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,振《咸池》于南岳之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