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日极则仄,月满则亏

猜你喜欢

  • 焦烂郦其

    源见“齐烹”。谓求建功业而丧身。唐白居易《答四皓庙》诗:“君看齐鼎中,焦烂者郦其。”

  • 四罪

    同“四凶”。《后汉书.郅恽传》:“昔虞舜辅尧,四罪咸服。”唐韩愈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之四:“不知四罪地,岂有再起辰?”【词语四罪】   汉语大词典:四罪

  • 挂延陵剑

    同“挂留徐剑”。唐李白《宣城哭蒋徵君华》诗:“独挂延陵剑,千秋在古坟。”

  • 榆枋

    源见“榆枋之见”。榆树与枋树。比喻狭小的天地。唐 赵中虚《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芳字》诗:“早蝉清暮响,崇兰散晚芳。即此翔寥廓,非复控榆枋。”宋王曾《矮松赋》:“鸾乍迷于枳棘,鷃每悮于榆枋。”【词语榆枋】

  • 廉蔺相让

    同“廉蔺在公”。唐元稹《酬乐天东南行诗》:“廉 蔺声相让,燕 秦势岂惧。”

  • 焚研

    同“烧砚”。唐陆龟蒙皮日休《开元寺楼看雨联句》:“接思强挥毫,窥词几焚研。”【词语焚研】   汉语大词典:焚研

  • 随波逐流

    《史记.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夫圣人者,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。举世混浊,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?”原谓顺应自然,后因以“随波逐流”比喻无原则、无立场地与世相浮沉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谈议》:“将欲随波逐流,伴

  • 俯首贴耳

    低头垂耳,驯从听命。唐代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亦作“伏首帖耳”。《聊斋志异.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帖耳而泣。”帖:也作“贴”。【词语俯首贴耳】  成语

  • 泥鸿爪

    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张问陶《冬夜稚存招同寿民雪中饮酒既醉作歌》:“呜乎百年聚散泥鸿爪,傀儡登场任颠倒。”

  • 嘘嗒

    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隐机而坐,仰天而嘘,荅焉似丧其耦。”荅,通“嗒”。后因以“嘘嗒”谓静息养神。宋叶適《孟达甫墓志铭》:“达甫老,退食闲居,隐几嘘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