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明日黄花

明日黄花

唐.郑谷《十月菊》诗:“节去蜂愁蝶不知,晓庭还绕折残枝。自缘今日人心别,未必秋香一夜衰。”宋.苏轼《九日次韵王巩》诗:“相逢不用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又《南乡子.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》词:“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

古人于九月九日重阳佳节,有登高赏菊,饮酒赋诗的风俗。苏轼“明日黄花蝶也愁”句,化用唐人郑谷《十月菊》“节去蜂愁蝶不知”句而反其意,是说重九为赏菊佳节,过此之后,便失去时宜,不仅赏花人叹其迟暮,蛱蝶也为因失去采花良辰而愁苦。后常以“明日黄花”借喻已过时的事物。宋.胡继宗编《书言故事.花木类》:“过时之物,日明日黄花。”鲁迅《两地书》七:“拟先呈先生批阅,则恐久稽时日,将成明日黄花。”


偏正 明日,原指重阳节后一日。黄花,菊花。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,错过节令,就感到不应时没兴味。“明日黄花”寓迟暮不遇之意。后也比喻事物虽好,但已过时,失去了价值。宋·苏轼《九日次韵王巩》:“相逢不用忙归去,~蝶也愁。”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六月二十七日》:“……假使对于我毫无认识,就介绍了,也等于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感伤,亦用于对事物的评价。也作“过时黄花”。


明日黄花”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,比喻过时的事物,亦兼寓迟暮不遇之意。

既然是 “明日”为什么又是 “过时”了的呢?

原来,此语的 “明日”不是 “明天”、“次日”的意思,而是指重阳节之后的日子。它的特定出处源于宋·苏轼的诗词:

《分类东坡诗六·九日次韵王巩》: “相逢不用忘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

又:

《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》: “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

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( 明日黄花) ,已渐 “枝头抱香死”了,所以“蝶也愁”。

重阳节又谓之 “登高节”( 今又谓 “敬老节”) ,重阳节过后再登高赏菊,也就失去节令的意义了,所以 “明日黄花”( 节后菊花) 即用以比喻 “过时”之义。


【词语明日黄花】  成语:明日黄花汉语词典:明日黄花

猜你喜欢

  • 建章

    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年)二月,建造建章宫,位于长安城西,未央宫西面。后以建章宫为咏皇都宫殿的典故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6《武帝纪》199页:“(太初元年)二月,起建章宫。”文颖注曰:“越巫名勇,谓

  • 几事不密则害成

    几事:机密之事。几,一作“机”。 机密的事不保密就危害成功。语出《易.系辞上》:“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,几事不密则害成。”《镜花缘》五九回:“贤妹刚才为何又以嫂嫂相称?前日所说‘机事不密则害成

  • 以咽废飧

    见“因噎废食”。飧,指饭食。《梁书·贺琛传》:“今不使外人呈事,于义可否? 无人废职,职可废乎? 职废则人乱,人乱则国安乎? ~,此之谓也。”【词语以咽废飧】  成语:以咽废飧

  • 谦柄

    《易.系辞下》:“谦,德之柄也。”后以“谦柄”指谦逊有德行。宋王禹偁《谪居感事》诗:“德音王泽润,谦柄斗杓㧑。”【词语谦柄】   汉语大词典:谦柄

  • 五鼓歌

    《晋书.邓攸传》载:晋人邓攸字道伯,少孤。居丧期间,以孝行闻名于当世。永嘉之乱时,他沦落于后赵石勒政权之下,后弃儿携侄南逃到江东,先任太子中庶子,后出任为吴郡太守,因吏治廉明而深得民心。他载米到郡,不

  • 衣人之衣者,怀人之忧;食人之食者,死人之事

    怀:想念。 穿人家的衣服,就要惦记着人家的患难;吃人家的饭,就要拼死为人家效劳。语出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吾闻之,乘人之车者,载人之患;衣人之衣者,怀人之忧;食人之食者,死人之事。”《资治通鉴.齐

  • 越女齐姬

    古代齐、越两国多美女。“越女齐姬”即指美女。汉代枚乘《七发》:“越女侍前,齐姬奉后。”【词语越女齐姬】  成语:越女齐姬

  • 暨罗女

    源见“东施效颦”。指西施。相传西施生于诸暨市的苎萝村,故称。唐李商隐《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》:“亦若暨罗女,平旦妆颜容。”【词语暨罗女】   汉语大词典:暨罗女

  • 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

    形容意气相投的朋友之间互相仰慕和帮助。古代贵族宴请亲友时有首乐歌,诗中称,砍伐树木丁丁丁,小鸟鸣叫嘤嘤嘤。它们飞出深谷里,来到密密丛林中。然后嘤嘤叫起来,盼望伙伴来答应。一个小鸟尚交友,何况为人活一生

  • 七弦

    琴有七弦,因以为琴的代称。三国魏嵇康《酒会》诗:“但当体七弦。寄心在知己。”也称“七丝”。宋代赵抃《游青城山》诗:“陟险齐双屐,逢幽鼓七丝。”按,宋代王应麟《小学绀珠.律历》谓琴的七弦是:宫、商、角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