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〔芳茨不翦,采椽不斫〕。见“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”。【词语采椽不斫,茅茨不翦】 成语:采椽不斫,茅茨不翦
道家的一种健生方法。《史记.龟策列传》:“江傍家人,常畜龟饮食之,以为能导引致气,有益于助衰养老。”晋代葛洪《抱朴子.别旨》:“或伸屈,或俯仰,或行卧,或倚立,或踯躅,或徐步,或吟或息,皆导引也。”【
同“汉皋解佩”。遗,赠送。宋赵以夫《金盏子.水仙》词:“得水能仙,似汉皋遗佩,碧波涵月。”
亦曰“醋大”,用以指贫寒失意的读书人,含有轻慢之意。语出五代汉宗室刘旻(mín岷)之口。周显德元年(954年),太祖郭威驾崩,世宗柴荣继立。刘旻在契丹人的支持下,率兵攻周,包围潞州。周世宗率兵亲征,双
源见“歌五袴”。指地方官的惠民善政。唐黄滔《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》:“初,仆射太原公,以子房之帷幄布泉城,以叔度之袴襦纩泉民,而谓竺乾之道与尼 聃鼎。”清赵翼《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》诗:“岂有袴
源见“曙后孤星”。指孤女。清 顾家相《梁州序.自题桃桨迎春图》套曲:“星孤曙后,降心肯抱衾裯。”
宋时,京师风俗。除夕在床下放置明灯。可以照除秽恶,谓之“照虚耗”。宋代周密《武林旧事.岁晚节物》:“至除夕明灯床下,谓之照虚耗。”【词语照虚耗】 汉语大词典:照虚耗
洁白的璧玉上有微小的斑点。常用以惋惜美中不足。南朝梁萧统《陶渊明集序》:“白璧微瑕,惟在《闲情》一赋,扬雄所谓‘劝百而讽一’者乎?卒无讽谏,何足摇其笔端?惜哉!无是可也。”
旧时形容文人或隐士赏花玩月的闲散生活。语出宋.林希逸《鬳溪十一稿》:“省题诗有‘惜花春起早’,‘爱月夜眠迟’长律各一首。岑安卿《栲栳山人集》有题张彦明藏纸剪惜花春起早图诗。其原句不知谁作。”元.马致远
《汉书.食货志上》:“莽耻为政所致,乃下诏曰:‘予遭阳九之阸(厄),百六之会,枯旱霜蝗,饥馑荐臻,蛮夷猾夏,寇贼奸轨,百姓流离……’”古代术数家说,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,初入元为一百零六岁,内有旱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