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有名无实

有名无实

原指有名望而无财富,后来泛指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。春秋时期,韩起主持晋国政务以后,为自己的贫穷而发愁。大夫叔向却向他祝贺。韩起说,我虽然有正卿之名,却没有与此地位相称的财物,无法和其他卿大夫相比,所以才感到忧虑,而你却向我祝贺,这是什么缘故?叔向说:“从前栾武子担任晋国上卿,但他没有一卒之田,所居之处连祭祀先祖用的祭品都摆设不起,而他实行德政,使得诸侯和少数民族都望风归顺。现在您象栾武子那样贫穷,我想您也会象他那样推行德政,所以表示祝贺。如果不多考虑行德,而忧财富不足,吊丧还来不及呢,那里还能祝贺?”叔向的一席话,使韩起顿时醒悟,急忙向他叩头称谢。并说:“我几乎要灭亡了,因为您的开导才得以生存,不只是我,我们韩氏宗族都感谢您的恩赐。”

【出典】:

国语·晋语》:“叔向见韩宣子,宣子忧贫,叔向贺之。宣子曰:‘吾有卿之名,而无其实,无以从二三子,吾是以忧,子贺我何故?’……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循吏列传·黄霸传》:“并行伪貌,有名亡实。” 西晋·陆机《五等诸侯论》:“割削宗子,有名无实,天下旷然,复袭亡秦之轨矣。”


并列 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内容。语本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吾有卿之名,而无其实。”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骗子》:“如果真正佳人,何妨重价,第恐~耳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徒有其名者。→名存实亡 名不副实名不符实 龟毛兔角 缘名失实 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 ↔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。也作“有名亡实”、“有声无实”。


【词语有名无实】  成语:有名无实汉语词典:有名无实

猜你喜欢

  • 砀瑞

    源见“屯云”。指祥云。唐骆宾王《咏云酒》:“色泛临砀瑞,香流赴蜀仙。”【词语砀瑞】   汉语大词典:砀瑞

  • 闭门扫迹

    同“闭门却扫”。清戴名世《〈禹贡锥指〉序》:“而胡君年逾七十,平生闭门扫迹,上下千古,讨论六经。”见“闭门扫轨”。清·戴名世《〈禹贡锥指〉序》:“而胡君年逾七十,平生~,上下千古,讨论六经。”【词语闭

  • 圯桥授受

    源见“圯桥进履”。指张良圯桥得黄石公传授的兵法事。清吴伟业《库公山》诗:“恨杀圯桥多授受,斗蛇刘 项至今来。”

  • 九重泉路尽交期

    九重泉:犹黄泉。指人死后的葬处。 常指生前友谊受阻,相期于死后一尽友情。语出唐.杜甫《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》:“便与先生应永诀,九重泉路尽交期。”明.冯梦龙《精忠旗.若水效节》:“年来心破发如丝,报

  • 时无英雄,使竖子成名

    竖子:小子,含轻蔑意。 当时没有真正的英雄,让小竖子成就了功名。 原慨叹英雄难得。 后也用以比喻上品无货,致令次品走俏。语出《三国志.魏志.王粲传.附阮籍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(阮籍)登广

  • 淳于梦中人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指追求虚幻的富贵权势之人。明汤显祖《南柯记.象谴》:“淳于梦中人,安求荣与辱!”

  • 韩坛

    源见“韩信登坛”。谓被授予将帅。宋王禹偁《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》:“世开鲁馆,家袭韩坛。”【词语韩坛】   汉语大词典:韩坛

  • 汉二傅

    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指西汉疏广、疏受。二人分别为汉宣帝太子太傅、太子少傅,故称。二人皆功成身退,为世人所景仰。宋孙觌《向伯恭侍郎致政芗林筑一堂名之曰企疏晋陵孙闻而赋诗》之二:“寥寥汉二傅,千岁一关键。”

  • 桑土绸缪

    源见“未雨绸缪”。喻勤于经营,防患未然。宋叶適《除知建康到任谢表》:“诵桑土绸缪之句,尤在恩勤。”明张居正《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》:“虽桑土绸缪,不劬如此矣。”并列 桑土,桑树的根、皮。绸缪,指修缮

  • 抱瑟立齐门

    同“抱瑟不吹竽”。元仇远《和范爱竹》之三:“乍可扣弦歌楚泽,何堪抱瑟立齐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