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:“齐侯田于莒,卢蒲嫳见,泣且请曰:‘余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?’公曰:“诺。吾告二子。’归而告之。子尾欲复之,子雅不可,曰:“彼其发短而心甚长,其或寝处我矣。’”本谓年虽老却工于心计
同“前度刘郎”。宋周紫芝《点绛唇.西池桃花落尽赋此》词:“浑无绪,刘郎前度,空记来时路。”见“前度刘郎”。宋·周紫芝《点绛唇》词:“浑无绪! ~,空记来时路。”【词语刘郎前度】 成语:刘郎前度汉语大
源见“黄公酒垆”。谓悼念亡友。唐李商隐《白云夫旧居》诗:“平生误识白云夫,再到仙檐忆酒垆。”【词语忆酒垆】 汉语大词典:忆酒垆
《后汉书.刘根传》:“刘根者,颍川人也。隐居嵩山中。诸好事者自远而至,就根学道,太守史祈以根为妖妄,乃收执诣郡,数之曰:‘汝有何术,而诬惑百姓?若果有神,可显一验事。不尔,立死矣。’根曰:‘实无它异,
亦作“点铁成金”。古代方士称能用丹将石(铁)点化成金。《列仙传》:“许逊,南昌人。晋初为旌阳令,点石化金,以足逋赋。”后用以比喻把别人文章略加点窜,顿然改观。宋代黄庭坚《答洪驹文书》:“老杜作诗,退之
《左传.昭公七年》:“虽有挈瓶(注:汲水用的瓶子,装水很少)之知,守不假器,礼也。”晋.杜预注:“挈瓶,汲者,喻小知。为人守器,犹知不以借人。”原意仅有挈瓶汲水的知识,犹能谨守其汲器不借给别人。后用以
晋.皇甫谧《高士传》卷中《向长》:“建武中,男女娶嫁完毕……於是遂肆意,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,竟不知所终。”东汉北海人禽庆是名士向子平的好友,他与子平志同道合,两人共同避世遨游,隐居山林。后遂用
同“汗马之劳”。元无名氏《赚蒯通》四折:“只因汗马功劳大,封做平阳万户侯。”见“汗马之劳②”。《官场现形记》12回:“就是营、哨各官,也都是当时立过~。”解释汗马:战马奔走而出汗。原指征战的劳苦,亦指
同“勒铭燕然”。唐崔融《塞垣行》诗:“岂要黄河誓,须勒燕山石。”
源见“灞桥”。指灞桥长亭,古人多于此送别,因常借以咏别。唐岑参《送祁乐归河东》诗:“置酒灞亭别,高歌披心胸。”唐司空图《杨柳枝》词之三:“灞亭东去彻隋堤,赠别何须醉似泥。”【词语灞亭】 汉语大词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