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枉尺直寻

枉尺直寻

枉,屈;直,伸;寻,古代长度单位,八尺为寻。枉尺直寻,比喻在小节上不妨委曲一些,以求得较大的好处。孟子的学生陈代对他说,您不愿谒见诸侯,未免显得心地太狭小了吧!假如现在谒见他们,情况好了,可以实行仁政,帮助他们统一天下;即使不那么理想,也可以富国强兵,帮助他们称霸于世。况且以前的《志》书上说,受委曲不过一尺,而得伸直的却是八尺,相较之下,似乎还是应该干的。孟子回答说,委曲一尺,伸直八尺的话,只是从利益角度考虑问题,如果单从利益出发,那么只要能得利益,委屈八尺,伸直一尺也可以干吗?凡是放弃原则,枉曲自己的人,没有一个能把社会治理好的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滕文公》下:“陈代曰:‘不见诸侯,宜若小然;今一见之,大则以王,小则以霸。且《志》曰:‘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’孟子曰:‘……夫枉尺而直寻者,以利言也。如以利,则枉寻直尺而利,亦可为与?……枉己者,未有能直人者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枉尺直寻,议者讥之,盈欲亏志,孰云非羞?”


并列 枉,弯曲;直,伸直;寻,八尺。弯屈一尺而能伸直一寻。比喻在小地方让一下步,却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。语本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”《晋书·戴逵传》:“尚迷拟之然后动,议之然后言,固当先辩其趣舍之极,求其用心之本,识其~之旨,采其被褐怀玉之由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小有所损,大有所获。↔因小失大。 也作“尺枉寻直”。


【词语枉尺直寻】  成语:枉尺直寻汉语词典:枉尺直寻

猜你喜欢

  • 直谅多闻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益者三友。损者三友。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’”直:正直。谅:守信用、诚实。闻:见识。“直谅多闻”原指对自己有益的朋友有三种:正直的朋友,诚

  • 百金之士

    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百金之士五万人。”裴骃《集解》引《管子》:“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。”能破敌擒将为国立功的人是勇士,因以“百金之士”比喻勇士。偏正 ①有才干有作为的人。《史记·冯唐传》:“~十

  • 恶贯久盈

    见“恶贯满盈”。唐·陆贽《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》:“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,~。”【词语恶贯久盈】  成语:恶贯久盈汉语大词典:恶贯久盈

  • 人患才少,子患才多

    患:忧虑,怨恨。原指人才华出众,后含义发生变化,形容卖弄文采,华而不实。典出晋陆机事迹。陆机(261-303年),字士衡,吴郡吴县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,三国时吴国名将陆逊的孙子。吴国灭亡后,居家苦读

  • 侧生

    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旁挺龙目,侧生荔枝。”唐张九龄《荔枝赋》:“彼前志之或妄,何侧生之见疵?”皆谓荔枝生于旁枝,后因以“侧生”为荔枝的代称。明陈继儒《枕谭.侧生》:“杜子美绝句云:‘侧生野岸及红蒲,不

  • 羝羊絓棘

    见“羝羊触藩”。

  • 共尽兮何言

    共尽:谓人生同归于尽。 表示有生必有死,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。语出南朝.宋.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千龄兮万代,共尽兮何言?”宋.徐铉《唐故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江君墓志铭》:“高才兮直道,共尽兮何言?”

  • 一片花飞减却春

    落花片片飞舞,使春光大为减色。 形容暮春景象。语出唐.杜甫《曲江》:“一片花飞减却春,风飘万点正愁人。”宋.韦骧《减字木兰花.惜春词》:“韶华几许,鶗鴂声残无觅处。莫自因循,一片花飞减却春。”

  • 久病成良医

    源见“三折肱为良医”。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就能成为专家。李潮《春寒》:“久病成良医,我现在比心脏病专家还高明。”其他 人生病久了,就会熟习病理知识、懂得治疗方法。喻多次受挫折就会长知识,能更好地

  • 亲禭柳庄

    《礼记.檀弓》:“卫有太史曰柳庄,寝疾,公曰:‘若疾革,虽当祭必告。’公再拜稽首,请于尸曰:‘有臣柳庄也者,非寡人之臣,社稷之臣也。’闻之死,请往,不释服而往,遂以禭之。”禭:赠送死者衣衾或生者衣服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