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桑林祷雨

桑林祷雨

墨子.兼爱下》:“汤(商朝开国之君,名履)曰:‘惟小子(汤自卑称)履,敢用玄牡(玄牡,黑色的公牛。汤为天子,祭祀当用太牢,黑色的公牛就是做为太牢的牺牲),告于上天后(指皇天后土)曰:“今天大旱,即当朕身履(朕,国君皇帝自称。天大旱是上天惩罚罪孽,其罪应由履一人承担),未知得罪于上下(指不知怎样得罪了天地),有善不敢蔽(隐瞒),有罪不敢赦,简(简同阅,指鉴察善恶)在帝(上帝)心,万方有罪,即当朕身,朕身有罪,无及万方。”’即此言汤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,以祠(同词)说于上帝鬼神。……”

又《吕氏春秋.顺民》:“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,天大旱,五年不收。汤乃以身祷于桑林(古代传说桑山之林能兴云作雨),曰:‘余一人有罪,无及万夫;万夫有罪,在余一人,无以一人不敏(不材)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。’于是剪其发,?(音同郦。?,砥也;或以为是磨字之误)其手,以身为牺牲,用祈福于上帝,民乃甚悦,雨乃大至。”

此事又之《尸子》,《淮南子》之“修务”、“主术”,《论衡》之“感虚”、“明雩”,《帝王世纪》,《搜神记》卷八。

古人相信“天人感应”,为了宣扬德政,把某些“善行”,说成是能够感动上天的伟力。汤以六事自责,“桑林祷雨”即其一例。汉.王充,在《论衡》一书中,指出:“天之运气(即自然变化的规律),非政所致。”“时当自然,虽雩祭请求,终无补益。”这就是说,天道的变化,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而发生发展的。单凭人的乞求而达到改变天道的某种目的是不可能的。

旧以“桑林祷雨”用为颂扬贤君德行的典故。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:“是故禹之为水,以身解于阳盱之河;汤旱,以身祷于桑山之林。”


偏正 祷天降雨在桑林间举行。指商汤扮作祭天的牺牲,为民求雨。借喻垂千古的为官德政。语本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汤之时,七年旱,以身祷于桑林之际,而四海之云凑,千里之雨至。”△褒义。用于颂扬为民排忧解难的官员。→生佛万家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下无双将

    《汉书.李广传》:“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:‘李广材器,天下无双,自负其能,数与虏确,恐亡之。’”“武帝即位,左右言广名将也,由是入为未央卫尉。”西汉名将李广,英勇善战,屡建奇功,典属国公孙昆邪曾称赞

  • 仙人骑羊

    源见“骑羊执穗”。咏广州的典故。元刘闻《送傅与砺交州教授》诗:“仙人骑羊渺何许,归梦先落江南州。”

  • 启手足

    《论语.泰伯》:“曾子有疾,召门弟子曰:‘启予足!启予手!《诗》云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而今而后,吾知免夫,小子!’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:曾子有病,叫弟子前来,说是把衾揭开,看看我的手和脚

  • 工斫轮

    源见“轮扁斫轮”。借指善于制作。清尤侗《寄龚总宪五十韵》:“知略堪磨盾,文章工斫轮。”

  • 先生之志则大矣

    先生:对人的尊称。 您的志向是大的。 在肯定对方这一点之后,紧接着就指出对方的某些不足。是一种欲抑先扬的说法。语出《孟子.告子下》:“先生之志则大矣,先生之号则不可。”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这些朋

  • 擎天手

    源见“擎天柱”。比喻力量巨大。宋辛弃疾《一枝花.醉中戏作》词:“千丈擎天手,万卷悬河口。”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新亭流涕》:“吾曹纵有擎天手,只恐大厦终非一木支。”【词语擎天手】   汉语大词典:擎天手

  • 黄金与土同价

    《南史.齐本纪上第四.萧道成》:“上(道成)少有大量,喜怒不形于色,深沉静默,常有四海之心。每曰:‘使我临天下十年,当使黄金与土同价。’”萧道成胸怀大志,他说倘若自己能主宰天下,只需十年功夫,就能使国

  • 葛巾乖角

    源见“林宗折巾”。谓摹仿高雅。北周庾信《示封中录》诗之二:“葛巾早乖角,菊径简经过。”

  • 渭阳情

    《诗经.秦风.渭阳》:“我送舅氏,曰至渭阳。何以赠之,路车乘黄。我送舅氏,悠悠我思。何以赠之,琼瑰玉佩。”春秋时,晋公子重耳为避骊姬之乱,曾逃亡到齐、楚、秦等国。秦穆公的夫人是重耳的姐姐。秦穆公想扶植

  • 盗马之徒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九引《吕氏春秋》曰:“秦缪公乘马车为败,右服失,而野人取之。缪公自往求之,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。缪公叹曰:‘食骏马之肉,而不还饮酒,余恐其伤汝也。’于是遍饮而去。外一年为韩原之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