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梦笔生花

梦笔生花

五代后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《梦笔头生花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。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

后因以“梦笔生花”比喻文人才思大进,著述琳琅。

元诗选》郭界《快雪斋集.赠笔工范君用》诗:“梦花不羡雕虫巧,试草曾供倚马忙。”这里“梦花”即用“梦笔生花”的典故。


述宾 梦见所用的笔头上生了花。后喻指文思俊逸,诗文佳美。语本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梦笔头上花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,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清·得硕亭《草珠一串》:“帝京景物大无边,~写不全。时尚土风朝暮改,年年沧海变桑田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赞扬人的文才。→能诗会赋 嚼墨喷纸 涉笔成趣 ↔江郎才尽。也作“妙笔生花”。


【典源】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,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

【今译】 传说唐代李白少年时,曾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生出花来,以后文才宏富俊逸,名闻天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文笔华富俊逸;或形容文思精进。

【典形】 笔花、笔蕊千花、梦生花、生花笔、生花不律、五色花、梦里生花、笔尖花。

【示例】

〔笔花〕 清·郑燮《酬中书舍人方超然弟》:“笑我笔花枯已尽,半生冤枉作贫心。”

〔笔蕊千花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可笑一场闲话,破诗书万卷,笔蕊千花。”

〔梦生花〕 宋·张孝祥《鹧鸪天》:“忆昔彤庭望日华,匆匆枯笔梦生花。”

〔生花笔〕 清·黄鷟来 《冬日感怀》之四:“岩廊梦断生花笔、江汉风销蔽芾棠。”

〔生花不律〕 清·赵翼《慰蕺园下第》:“生花不律行将秃,弃甲于思忍复来。”

〔五色花〕 金·元好问《贺德卿王太医生子》:“岳莲尽发三峰秀,梦笔惊看五色花。”


【词语梦笔生花】  成语:梦笔生花汉语词典:梦笔生花

猜你喜欢

  • 秤象

    《三国志.邓哀王沖传》:“时孙权曾致巨象,太祖欲知其斤重,访之群下,咸莫能出其理。沖曰:‘致象大船之上,而刻其水痕所至,称物以载之,则校可知矣。’太祖大悦,即施行焉。”后因以“秤象”为少年聪慧的典故。

  • 碧鹳雀

    《新唐书.裴宽传》:唐代裴宽为人廉洁自重。有一次有人不明不白地送给裴宽鹿肉,裴不受,又无法退回,就挖坑把鹿肉埋掉了。当时韦诜正假日登楼,望见有人埋物,问之,裴宽道:“宽不以苞苴污家,不敢自欺,故瘗之。

  • 江之永矣

    江:长江。永:长。 谓江水汪洋浩瀚,源远流长。语出《诗.周南.汉广》:“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”南朝.宋.谢灵运《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》:“江之永矣,皇心惟眷。”

  • 伯鸾歌

    同“伯鸾吟”。金元好问《出都》诗:“汉宫曾动伯鸾歌,事去英雄可奈何!”

  • 学舞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六引淮南八公《相鹤经》:“鹤二年落子毛,易黑点,三年产伏,复七年羽翮俱,复七年飞薄云汉,复七年舞应节,复七年昼夜十二时鸣声中律。”后因以“学舞”喻初入仕途。唐李白《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

  • 造物小儿

    同“造化小儿”。宋苏轼《赠梁道人》诗:“老人大父识君久,造物小儿如子何?”【典源】《新唐书·杜审言传》:“初,审言病甚,宋之问、武平一等省候何如,答曰:‘甚为造化小儿相苦,尚何言?然吾在,久压公等,今

  • 鸣琴化

    同“鸣琴化治”。唐 袁求贤《早春送郎官出宰》诗:“鸣琴化欲展,起草恋空频。”

  • 匪夷所思

    匪:非。夷:通“彝”,常道。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得到的。 后常用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。语出《易.涣》: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》卷一:“孤山林和靖(逋)祠,塑女像为偶,题曰

  • 荆笔杨板

    晋时楚王司马玮与杨骏专权,诏书悉出其手,民谣讥之。《晋书.五行志》:“其时又有童谣曰:‘二月末,三月初,荆笔杨板行诏书,宫中大马几作驴。’”荆,指楚王;杨,指杨骏;宫中大马,指晋惠帝司马衷。板:诏板,

  • 庾郎鲑菜

    《南齐书.庾杲之传》:“〔庾杲之〕清贫自业,食唯有韭葅、?韭、生韭杂菜,或戏之曰:‘谁谓庾郎贫,食鲑常有二十七种。’言三九也。”后因以“庾郎鲑菜”形容贫士生活清贫。宋黄庭坚《戏赠彦深》诗:“庾郎鲑菜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