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礼记.玉藻》:“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,手泽存焉尔;母没而杯圈不饮焉,口泽之气存焉尔。”后因以“手口之泽”指父母遗物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风操》:“父之遗书,母之杯圈,感其手口之泽,不忍读用。”【词语
源见“克绍箕裘”。比喻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事业。柳亚子《读史》诗之八:“莫漫生儿薄景升,箕裘弓冶苦难凭。”并列 善于冶铸、制弓者的儿子必定会根据其技艺制造裘衣、簸箕。比喻儿孙定能继承祖辈传下的事业。语本《
见〔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〕。
封建时代称帝王之死。《战国策.秦策》:“王之春秋高,一旦山陵崩,太子用事,君危于累卵。”【词语山陵崩】 成语:山陵崩汉语大词典:山陵崩
源见“刘阮天台”。谓再续前缘或故里重游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邂逅》:“听言词有意相怜,怕重来天台路远。”
《孙子.九地》:“善用兵者,譬如率然。率然者,常山之蛇也。击其首则尾至,击其尾则首至,击其中则首尾俱至。”“常山蛇势”是古代用兵的一种演阵之法,首尾呼应如常山之蛇。《晋书.桓温传》:“初,诸葛亮造八阵
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谓礼敬贤士,延纳贤才。唐韩偓《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》:“孙弘莫惜频开阁,韩信终期别筑坛。”
同“女娲补天”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结蜃》:“暂学长房缩地,权为娲氏补天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十九引《荆州记》:“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学习,因留之。”二酉:指大酉、小酉二山。后称博览群书,学识渊博精湛为“书通二酉”。明.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四:“陈太尉爱惜真如掌
宋.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第四十出:“一剑教伊死了休,黄泉路上必知羞。是非只为多开口,烦恼皆因强出头。”“是非只为多开口”,意谓多言易失,招惹出是是非非。明.无名氏《鸣凤记.秋夜女工》:“是非只为多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