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孟母择邻”。赞美他人知书达礼,为人贤明。唐孟郊《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》诗:“韦生堪继相,孟子愿依邻。”
《搜神记》卷十六“汉谈生”:“汉谈生者,年四十,无妇,常感激读《诗经》。夜半,有女子年可十五六,姿颜服饰,天下无双,来就生,为夫妇。乃言曰:‘我与人不同,勿以火照我也。三年之后,方可照耳。’与为夫妇。
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,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。 表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。谁有道,谁掌握了知识真理,就应向谁学习。语出唐.韩愈《师说》: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。闻道有先
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比喻帝王求得贤相。唐黄滔《祭崔补阙道融文》:“既而大君之思梦说,四辅之急荐雄。”【词语梦说】 汉语大词典:梦说
源见“燕梦征兰”。为生子的喜兆。明何景明《贺汝济生子》诗:“夜夜生兰梦,年年种玉心。”
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谓隐居修身有成。金元好问《赠修端卿等三人》诗:“知君亦作南山豹,雾雨七日蔚成文。”
三不知原指事情的开头、经过和结局这三个过程。现用一问三不知,泛指无论怎么问,对方一概不知,含贬意。公元前468年,晋国荀瑶率师伐郑。晋大夫荀寅认为:“君子谋划事情,要把这一件事情的开始、中间经过和最后
源见“沧浪濯缨”。指超脱尘俗的心愿。唐孙逖《和登会稽山》:“愿奉濯缨心,长谣《反招隐》。”
同“羊胃羊头”。明夏完淳《大哀赋》:“将相尽更始之羊胃,衣冠多南渡之雁民。”【词语羊胃】 汉语大词典:羊胃
《晋书.潘岳传》:“(潘岳)既仕宦不达,乃作闲居赋。”西晋的潘岳,颇有才名,但过分趋炎附势,不被时人器重。所以多次做官,均不得志。后来干脆辞官家居,种树钓鱼,乐得逍遥自在。他作了一篇《闲居赋》,描写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