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一衣带水”。形容江水极其狭窄,不足为阻。宋文及翁《贺新郎.游西湖有感》词:“国事如今谁倚仗?衣带一江而已。”偏正 像衣带那样宽的一条江。宋·文及翁《贺新凉·游西湖有感》:“国事如今谁倚仗,~而已
《后汉书.循吏传序》:“其(光武帝)以手迹赐方国者,皆一札十行,细书成文。”后因以“十行”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。明张居正《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》:“伏以圣主中兴,九译戴同文之治;名王内附,十行承赐札之
旧题东汉.班固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西王母谓武帝曰:‘其太上之药,乃有……其次药有丸丹金液,紫华红芝,五云之浆,玄霜绛雪,若得食之,白日升天。’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一引)西王母曾告诉汉武帝,远古时代有
牛鼻穿绳,比喻自己无所主张,听人摆布。《南史.张宏策传》:“徐孝嗣才非柱石,听人穿鼻。”【词语穿鼻】 汉语大词典:穿鼻
形容山色朦胧微茫,似有若无的奇景。语出唐.王维《汉江临泛》:“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,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”宋.欧阳修《朝中措.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》:“平山阑槛倚晴空,山色有无中。手种堂前垂柳,别
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谓隐居修身有成。金元好问《赠修端卿等三人》诗:“知君亦作南山豹,雾雨七日蔚成文。”
《孝经.谏诤》:“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。”郑玄注:“七人谓三公及左辅、右弼、前疑、后丞。”唐玄宗注:“争谓谏也。”后以“七臣”泛指谏臣。《后汉书.刘瑜传》:“惟陛下设置七臣,以广谏道。
同“携只履”。唐牟融《关僧》诗:“烟水浮杯渡,云山只履行。”清 梁章鉅《退庵随笔.读子二》:“若本不合来而竟来,吾恐只履归时,未必肉身而西也。”【词语只履】 汉语大词典:只履
同“积甲山齐”。宋陆游《中夜闻大雷雨》诗:“已闻三箭定天山,何啻积甲齐熊耳。”【典源】 《北堂书钞》 卷一一九引《东观汉记》云:“刘盆子将丞相以下降,奉高皇帝玺绶,诏以属城门校尉,贼皆输铠甲兵弩矢缯,
《楚辞.大招》:“长袂拂面,善留客只。”因以“留客袂”形容令人留连的妙舞。南朝 梁刘孝绰《铜雀妓》诗:“谁言留客袂,遂掩望陵悲。”南朝梁简文帝《采桑诗》:“重门皆已闭,方知留客袂。”【词语留客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