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焦头烂额

焦头烂额

源见“曲突徙薪”。又汉桓谭新论.见徵》:“智者讥之云:‘教人曲突远薪,固无恩泽;焦头烂额,反为上客。’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。”原形容因救火烧伤严重。后多以比喻受到沉重打击或处境险恶,以致狼狈不堪的情状。宋陆游《戍卒说沉黎事有感》诗:“焦头烂额知何补,弭患从来贵未形。”


见“破头烂额”。高阳《粉墨春秋》:“周佛海苦笑着说:‘你知道的,这两天我公私交困,~,马上要赶到上海去;这方面只好请你偏劳。’”


解释本指被火烧伤得很严重。现多用来比喻处境十分狼狈或窘迫。

出处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今论功而请宾,曲突徙薪亡恩泽,(通‘焦’,烧焦)头烂额为上客耶?”

西汉权臣霍光权势正盛时,生活非常奢侈。茂陵的徐福认为:“霍氏一定会灭亡。因为一旦骄奢就不会恭顺,不恭顺就必定会冒犯皇上。冒犯皇上就是大逆不道。地位超过别人的人,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忌恨。霍氏掌握权柄的日子很久,嫉恨他的人就多了。天下的人都嫉恨他们,他们又倒行逆施,不灭亡还等到什么时候呢?”于是就给皇帝上书说:“霍氏权势太盛,陛下即便厚爱他们,也应该时时加以克制,不要让他们走上毁灭的道路。”上书三次,皇上只回复说:“知道了。”

后来霍氏被诛杀灭亡,凡是告发过霍氏的人都得到了封赏,徐福却没得到。于是有人替他上书说:“臣下我听说,有一个客人去拜访主人,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笔直的,旁边还堆放着柴草,客人就建议主人,要他换成弯曲的烟囱,并将柴草搬得远一点,不然将会有火灾。主人默不作声,没有答应。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,街坊邻居都来相救,幸而扑灭了。于是主人杀牛设酒,酬谢他的邻居。救火时被烧伤的人被安排在上座,其他的人按照出力大小依次入座,唯独没有那位建议换烟囱的人。有人就对主人说:‘如果当初你听从客人的话,哪里需要今天的破费?而且始终都不会有火灾!现在论功请客,怎么那位建议换弯曲的烟囱、将柴草搬走的人没有得到报答,那些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反而成了上等客人了呢?’主人这才醒悟,去请那位客人。现在茂陵的徐福几次上书说霍氏将有变故,应该加以防备。假使当初徐福的建议得以采纳,国家现在就不会有割地封爵的花费,大臣也不会有谋反诛灭的祸患。”

皇上采纳了这一建议,赏赐给徐福财物,后来又让他在朝廷担任了官职。


【词语焦头烂额】  成语:焦头烂额汉语词典:焦头烂额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楼梦

    源见“扬州梦”。指对往日逸游生活的追忆。宋姜夔《扬州慢》词:“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”【词语青楼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楼梦

  • 锥印

    源见“悬梁刺股”。指发愤读书的苏秦。唐李绰《〈尚书故实〉序》:“绰避难圃田,寓居佛庙,秩有同于锥印,迹更甚于酒傭。”【词语锥印】   汉语大词典:锥印

  • 陪尘

    源见“望尘莫及”。指追随。谦词。唐黄滔《祭司勋孙郎中文》:“滔早于辇毂,历践轩墙,旋振羽于丘门,获陪尘于阮巷。”【词语陪尘】   汉语大词典:陪尘

  • 一枝

    源见“鹪鹩一枝”。比喻不大的栖身之地。唐杜甫《宿府》诗:“已忍伶俜十年事,强移栖息一枝安。”清方文《庐山.玉帘泉》诗:“小楼暖可居,他日借一枝。”【词语一枝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枝

  • 谢安赌墅

    源见“围棋赌墅”。指下围棋,亦借以形容从容镇定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棋决雌雄》:“费祎笑谈而退魏敌,谢安赌墅而破秦兵。”

  • 筑室道谋

    又作“筑舍道傍,三年不成。”意谓造房子请教路人,不能成功。比喻人多口杂,意见纷纷,办不成事。古时有一首斥责周幽王不纳良言、惑于邪谋的诗说,订计划真可叹呀,不把先人来效法,不从道义来出发。只把那浅言来采

  • 赳桓之士

    源见“赳赳桓桓”。指威武雄健的武将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将见弦诵之士怀经济,赳桓之士尽腹心。”

  • 不兴

    参见:曹蝇【词语不兴】   汉语大词典:不兴

  • 弹爵

    同“弹雀”。爵,通“雀”。明李东阳《送邵文敬知思南序》:“千金之剑不可锥履,径寸之珠不可弹爵。”【词语弹爵】   汉语大词典:弹爵

  • 神施鬼设

    比喻构思极巧妙。唐代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神施鬼设,间见层出。”贞曜先生:唐诗人孟郊的谥号。并列 技巧十分高超,好像不是人而是神鬼所设计的。唐·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诗……~,间见层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