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狮子吼

狮子吼

《涅盘经》:“佛说偈言:狮子一吼众兽伏,金刚一杵群峰碎,修罗无数一轮降,世间黑暗一日破。”又见《维摩经.佛国品》略同。

佛家的偈(jì梵语偈佗的简称)言:狮子降伏众兽,只需一吼。后以“狮子吼”比喻勇猛威严的意思。又借喻嫉妒而又厉害的妇人。

宋.苏轼《苏轼诗集》卷四十七《闻潮阳吴子野出家》诗:“当为狮子吼,佛法无南北。”


主谓 佛家用语,比喻佛祖演习佛法无所畏惧。《维摩经·佛国品》:“演法无畏,犹~。其所讲说,乃如雷震。”宋·苏轼《闻潮阳吴子野出家》:“当为~,佛法无南北。”△用于佛教讲经习法。→轰天雷 ↔缄默无声 低声细语 畏畏缩缩


【典源】《维摩经·佛国品》:“演法无畏,犹狮子吼。其所讲说,乃如雷震。”《狮子吼小经》:“世尊说言; 诸比丘,汝等应作狮子吼。”宋·洪迈《容斋三笔》:“陈慥字季常,……自称龙丘先生,又曰方山子。好宾客,喜畜声伎,然其妻柳氏绝凶妒,故东坡有诗云:‘龙丘居士亦可怜,谈空说有夜不眠。忽闻河东师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’河东师子,指柳氏也。”

【今译】 佛经中说,佛讲法威严无量,犹如狮子怒吼。佛的讲述,好似雷鸣震动天地。又说,释迦牟尼曾告诫众僧应作狮子吼。宋代的陈慥,字季常,自称龙丘先生,又称方山子。他喜谈佛事,好宾客,家中养有歌舞艺妓,而陈妻柳氏却十分凶悍。因此苏轼有诗嘲讽陈道:“龙丘居士亦可怜,谈空说有夜不眠。忽闻河东狮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”柳姓为河东郡望族,河东狮子戏称陈妻柳氏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讲经说法; 或以“河东狮吼”指悍妇叫骂。

【典形】 河东吼、河东夜半狮、狮威、狮子吼、师子雷音。

【示例】

〔河东吼〕 清·顾嘉誉 《雪狮歌》:“��耏落落张巨口, 仰天欲作河东吼。”〔河东夜半狮〕 清·丘逢甲 《调颂丞》:“但妨说有谈空口,怒触河东夜半狮。”

〔狮威〕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谁知田仰嫡妻,十分悍妒。狮威胜牙,蛇毒如刃。”

〔狮子吼〕 唐·刘禹锡《送鸿举师游江南》:“与师相见便谈空,想得高斋狮子吼。”

〔师子雷音〕 北周·庾信《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》:“若夫法云深藏,师子雷音,梵志往生,声闻说戒。”


【词语狮子吼】  成语:狮子吼汉语词典:狮子吼

猜你喜欢

  • 修辞立诚

    《易.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辞谓文教,诚谓诚实也。外则修理文教,内则立其诚实,内外相成,则有功业可居。”本谓整顿文教,树立诚信,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,不可作虚饰浮

  • 窦家锦字

    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借指寄给丈夫的书信。清 王日藻《潘山人至自辽左》诗:“窦家锦字诗难寄,苏氏河梁雁几行。”

  • 不作书邮

    源见“致书邮”。谓不代别人传递书信。宋杨万里《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》之三:“归鸿欲下还飞去,不作书邮有底忙?”

  • 倒绷孩儿

    宋.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七:“苗振以第四人及第,既而召试馆职。一日,谒晏丞相(晏殊),晏语之曰:‘君久从吏事,必疏笔砚,今将就试,宜稍温习也。’振卒然对曰;‘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(捆紧)孩儿者乎?’晏

  • 华封

    同“华封三祝”。南朝 宋鲍照《征北世子诞育上表》:“臣闻本枝无疆,布诸前典,众多弥贵,信之华封。”宋范仲淹《老人星赋》:“实赞天灵之数,允叶华封之愿。”【词语华封】   汉语大词典:华封

  • 有待江山

    唐.杜甫《后游》:“寺忆曾游处,桥怜再渡时。江山如有待,花柳自无私。”诗句用拟人手法,仿佛山水花柳也有性灵,对人脉脉含情。后常以此语咏风光美好。元.任昱〔双调.沈醉东风〕《信笔》:“有待江山信美,无情

  • 耳濡目染

    唐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擩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“擩”同“濡”。后因以“耳濡目染”谓经常听到看到,无形之中受到影响。宋朱熹《己丑与汪尚书书》:“耳濡目染,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。”鲁迅《书信集.致

  • 抱瑟不吹竽

    唐韩愈《答陈商书》:“齐王好竽,有求仕于齐者,操瑟而往,立王之门三年不得入,叱曰:‘吾瑟鼓之,能使鬼神上下,吾鼓瑟合轩辕氏之律吕。’客骂之曰:‘王好竽而子鼓瑟,虽工,如王不好何?’是所谓工于瑟而不工于

  • 打油诗

    唐.张打油作《雪诗》云:“江上一笼统,井上黑窟窿。黄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肿。”打油诗之名因此而来。见明.杨慎《升庵诗话》。打油诗是诗体的一种,又称俚俗诗、徘谐诗。后因称通俗诙谐,暗含讥嘲的诗为打油诗,也

  • 摩顶放踵

    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,利天下为之。”赵岐注:“摩突其顶,下至于踵。以利天下,己乐为之。”摩:磨。放:至,到。从头顶至脚跟都摩伤。意谓墨子为推行兼爱,损伤身体,亦所不顾。后因以“摩顶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