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长门赋”。指司马相如卖《长门赋》。清蒋敦复《貂裘换酒.题铁云山人〈卓女当垆〉传奇》词:“赋卖长门未,叹长卿,萧萧四壁,谋生何计?”
《玉箱杂记》:“曹植七步成章,号绣虎。”(宋曾慥《类说》四)。绣,谓其词华隽美;虎,谓其才气雄杰。言曹植诗文文采华美而风骨遒劲。后推及其他好文章。陈旅《院中再和伯修韵》:“毡城家拜银麕赐,棘院人争绣虎
同“大隐金门”。唐杨炯《李舍人山亭诗序》:“大隐朝市,本无车马之喧;不出户庭,坐得云霄之致。”其他 谓大彻大悟的隐士,不必隐居山林,在闹市也可隐居。语本晋·王康琚《反招隐》诗:“小隐隐陵薮,大隐隐朝市
芳草与杂草同遭烧毁,比喻贵贱贤愚同归于尽。《晋书.孔坦传》:“兰艾同焚,贤愚所叹。”一作“芝艾俱焚”。主谓 兰草和艾草一起烧掉。比喻好坏一起毁灭。《晋书·孔坦传》:“~,贤愚所叹。”△多用于写人与事物
源见“沆瀣一气”。谓彼此契合,意气相投。郑观应《〈盛世危言〉序》:“约以有过相规,有善相辅,沆 瀣诚相得也。”【词语沆瀣】 汉语大词典:沆瀣
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许由曰:‘子治天下,天下既已治也。而我犹代子,吾将为名乎?名者实之宾也。吾将为宾乎?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(偃鼠,即鼹鼠,体短胖,外形似鼠,长十余厘米)归休乎
《后汉书.童恢传》:“童恢字汉宗,琅邪姑幕人也。……复辟公府,除不其令。……民尝为虎所害,乃设槛(关野兽的圈笼)捕之,生获二虎。恢闻而出,咒虎曰:‘天生万物,唯人为贵。虎狼当食六畜,而(尔)残暴于人。
源见“徯后之望”。谓百姓盼望帝王早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。南朝 梁任昉《〈王文宪集〉序》:“三年,解丹阳尹,领太子少傅,余悉如故。挂服捐驹,前良取则;卧辙弃子,后予胥怨。”
唐.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秦爱纷奢,人亦念其家。奈何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!使负栋之柱,多于南亩之农夫……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”秦始皇的残暴统治,使其完全失尽人心,人们心中气愤而嘴上不敢说出来。后
源见“南楼”。指登楼赏月游乐。宋戴复古《杜仲高自鄂渚下仪真》诗:“鄂渚三千里,南楼看月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