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玉不琢,不成器

玉不琢,不成器

礼记.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(道,此当指规律、事理)。”

玉不经雕琢,不能成为器物;人不经过学习修养,不会成为有用之材。后因以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,方能成就人才。

汉.班固《白虎通.辟雍》:“故学以治性,虑以变情。故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《三字经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如物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二回:“只是有见于‘爱之能勿劳乎’和那‘玉不琢,不成器’这两句话,不肯骄纵了他。”


其他玉石不雕琢,不能成为器物。语出《礼记·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或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《说岳全传》4回:“但无一个名师点拨,这叫做‘~’,岂不可惜。”△用于比喻人不经过教育、锻炼,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。→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 ↔放任自流


【词语玉不琢,不成器】  成语:玉不琢,不成器汉语词典:玉不琢,不成器

猜你喜欢

  • 昭阳殿

    昭阳殿是汉武帝时建造的后宫中的宫殿之一。汉成帝时,皇后赵飞燕恃宠而骄,曾居昭阳殿。昭阳殿装修极为奢华,其规格标准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后宫。后世以此为典,泛指得宠后妃所居之所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97下《外

  • 撤我虎皮

    宋朱熹编《二程语录》卷十七:“横渠(张载)昔在京师,坐虎皮说《周易》,听从甚众。一夕二程先生(指程颐、程颢)至,论《易》。次日,横渠撤去虎皮,曰:‘吾平日为诸公说者皆乱道。有二程近到,深明《易》道,吾

  • 马上看花

    犹言走马看花。《石点头.玉箫女再世玉杯缘》:“分明马上看花,但过眼即忘,何尝在意。”见“走马看花”。《石点头·玉箫女再世玉杯缘》:“分明~,但过眼即忘,何尝在意。”【词语马上看花】  成语:马上看花汉

  • 悬鹑

    《荀子.大略》:“子夏贫,衣若悬鹑。”鹌鹑毛斑烂而尾秃,象补绽百结。后因以“悬鹑”比喻衣裳褴褛,破烂不堪。唐.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被布裘,裘有百结,褴褛如悬鹑。”宋.赵蕃《大雪》诗:“鹑衣百结不蔽膝,

  • 天雨曼陀

    同“天花乱坠”。宋苏轼《游太平寺净土院》诗:“醉中眼缬自斓斑,天雨曼陀照玉盘。”

  • 功人

    源见“功人功狗”。泛指起关键作用、有特殊贡献的人。明胡应麟《诗薮外编.唐下》:“至李 杜二集,以前诸公未有敢措手者,而廷礼去取精核,特惬人心。真艺苑功人、词坛伟识也。”【词语功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功

  • 书扇

    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(羲之)又尝在蕺山(蕺,音jí,地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)见一老姥,持六角竹扇卖之。羲之书其扇,各为五字。姥初有愠(怨怒)色。因谓姥曰:‘但言是王右军(因为右军将军,故称)书,以求百

  • 青毡旧

    同“青毡故物”。元耶律楚材《和人韵》之二:“箕裘谩叹青毡旧,勋业空惊白发新。”

  • 三瓦两舍

    宋元时代城市中的游乐场所。一说,泛指简陋的民家。明代施耐庵《水浒》第六十一回:“卢俊义分付道:‘小乙在家,凡事向前,不可出去三瓦两舍打哄。’”又第六十六回:“城中各处宫观寺院、佛殿法堂中,各设灯火,庆

  • 桂馆求仙

    《汉书.郊祀志下》:“公孙卿曰:‘仙人可见……且仙人好楼居。’于是上令长安则作飞廉、桂馆,甘泉则作益寿、延寿馆,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。”汉武帝十分迷信神仙之术,特为仙人下凡建楼,有桂馆、飞廉等。后遂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