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王乔术

王乔术

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仙术。元 白云山翁《水调歌头.兀颜分宪至邑秦和前题》词:“安得王乔术,飞舄颇通元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醉山颓倒

    同“醉玉颓山”。宋石孝友《满庭芳.次范倅忆洛阳梅》词:“当年,吟赏处,醉山颓倒,飞屑成堆。”主谓 形容醉态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康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……山公曰:‘嵇叔夜之为人

  • 斫窗

    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二:“阳滔为中书舍人,促命草制词,令史持门钥他适,无旧本寻检,乃斫窗取得之,时人号为斫窗舍人。”后遂以“斫窗”为文人才拙之典。宋苏轼《次韵答密州宋国博》:“斫窗谁赴救,袖手良优裕。

  • 向平愿了

    东汉向平,于子女婚嫁之事已毕后,即不问家事,外出游五岳名山,不知所终。事见《后汉书.逸民.向平传》。唐代白居易《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》:“早为良友非交势,晚接嘉姻不失亲。最喜两家婚嫁毕,一时抽得向平身

  • 子牙垂钓

    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姜尚,字子牙。谓贤才待用。元马致远《女冠子》套曲:“韩信乞饭,傅说板筑,子牙垂钓。”

  • 一丘

    《汉书.叙传上》:“(班)嗣报曰:‘若夫严子者,绝圣弃智,修生保真,清虚澹泊,归之自然,独师友造化,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。渔钓于一壑,则万物不奸其志;栖迟于一丘,则天下不易其乐。”丘,指山丘,因古代隐者

  • 三昧

    36 ① 佛家语,梵文的音译。意为排除杂念,保持心境的寂静。《智度论》卷七:‘善心一处不动,是名三昧。”后转而为解脱束缚的意思。唐代李肇《翰林志》:“每下直出门,相谑谓之小三昧,出银台乘马,谓之大三

  • 鸱夷弃江

    同“鸱夷没”。明高启《行路难》诗之二:“钩弋死云阳,鸱夷弃江沙。”

  • 洛阳子

    同“洛阳才子”。唐孟郊《寄崔纯亮》诗:“唯馀洛阳子,郁郁恨常多。”

  • 模棱两可

    《旧唐书.苏味道传》载:唐朝苏味道为宰相,遇事怕担责任。尝对人说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摸,通“模”。后因以“模棱两可”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,是非不分。《明

  • 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

    谊:通“义”。 表示只重道义,不计功利。语出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:“夫仁人者,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”清.方苞《关公训言序》:“董子曰:‘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’程朱宗之。其教人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