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王导之悲

王导之悲

晋书.周?传》:“初,敦之举兵也,刘隗劝帝(晋元帝司马睿)尽除诸王(刘隗,东晋大臣,他任镇北将军,握青、徐、幽、平四州军事大权,与王导、王敦势力相对立,颇受元帝信任),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,值?将入,导呼?谓曰:‘伯仁,以百口累卿!’?直入不顾。既见帝,言导忠诚,申救甚急,帝纳其言。?喜饮酒,致醉而出。导犹在门,又呼?。?不与言,顾左右曰:‘今年杀诸贼奴,取金印如斗大系肘。’既出,又上表明导,言甚切至。导不知救己,而甚衔之。敦既得志,问导曰:‘周?、戴若思南北之望,当登三司,无所疑也。’导不答。又曰:‘若不三司,便应令仆邪?’又不答。敦曰:‘若不尔,正当诛尔。’导又无言。导后料检中书故事,见?表救己,殷勤款至。导执表流涕,悲不自胜,告其诸子曰:‘吾虽不杀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。幽冥之中,负此良友!’”

公元三二二年(晋元帝永昌元年),王敦以诛刘隗为名起兵造反。刘隗乘机向元帝建议应尽杀王氏。王敦的堂弟王导恳求周?援救,周虽竭力保奏王导无罪,但王并不知,以此对周心怀愤懑。待王敦攻入建康后,争求对周?的处理意见时,王导沉默不语。王敦便将周杀死。后王导翻检宫中的文书档案时,发现了周?援救的表章,于是痛感辜负了良友,悲不自胜。后因用为辜负良友内疚悲痛之典。

幼学琼林》卷二“朋友宾主”:“面前便失人,刘巴不与张飞语(见“不与张飞语”条);事后方思友,周?还厪(似应作觐)王导悲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柳岸晓风残月

    残月在天,晓风吹拂岸柳。 形容环境清丽幽静,充满诗意。语出宋.柳永《雨霖铃》:“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晓风残月。”元.无名氏《马陵道》四折:“他那里语未绝,俺这里箭早拽。则见他蓦涧穿林,钻天入地,急切

  • 舍本逐末

    亦作“舍本而问末”,“舍本事末”,“弃本逐末”。放弃重要的、基本的,而去追求细枝末节。比喻做事不从根本问题下手,而只在细微的事情上用力气。公元前264年,齐王建派使臣问候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。信还未打

  • 胥门浪

    同“胥涛”。清顾炎武《哭杨主事廷枢》诗:“陨首芦墟村,喷血胥门浪。唯有大节存,亦足酬帝贶。”

  • 香居之谏

    汉.刘向《新序.刺奢》:“齐宣王为大室,大盖百亩,堂上三百户,以齐国之大,具之三年而未能成,群臣莫敢谏者。香居(战国齐大夫,又作香车,居车同音,又通假)问宣王曰:‘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,敢问荆邦为

  • 石头书邮

    源见“致书邮”。指书信或文稿被弃沉江。明张煌言《〈奇零草〉序》:“己亥,长江之役,同仇兵熸,予以间行得归,凡留供覆瓿者(指文稿),尽同石头书邮,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。”

  • 临俎远意

    《史记.陈丞相世家》:“里中社(社是指祭祀土地神的活动),平为宰(主持人),分肉食甚均。父老曰:‘善,陈孺子之为宰!’平曰:‘嗟呼!使平得宰天下,亦如是肉矣!’”临俎意远,是说陈平从主持社祭分肉的事中

  • 中流底柱

    同“中流砥柱”。宋 朱 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天下望之,屹立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恐。”见“中流砥柱”。【词语中流底柱】  成语:中流底柱汉语大词典:中流底柱

  • 以天下为己任

    把天下安危治乱看作是自己的责任。 表示胸怀治国救民的大志。语出《三国志.魏志.杨阜传》:“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。”《北齐书.崔暹传》:“暹忧国如家,以天下为己任。”《隋书.高熲传》:“熲有文武大略,

  • 伟器

    大器。比喻能担任大事的人才。《后汉书.黄允传》:“林宗见(黄允)而谓曰:‘卿有绝人之才,足成伟器。’”【词语伟器】   汉语大词典:伟器

  • 玩时贪日

    同“玩愒”。明宋濂《〈刘兵部诗集〉序》:“濂也以缪悠之资,玩时贪日,不能成一章。”见“玩岁愒日”。【词语玩时贪日】  成语:玩时贪日汉语大词典:玩时贪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