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霸思隐
《后汉书.逸民传.王霸传》:“王霸字儒仲,太原广武人也。少有清节。及王莽篡位,弃冠带,绝交宦。建武中,征到尚书,拜称名,不称臣。有司问其故,霸曰:‘天子有所不臣,诸侯有所不友。’……以病归。隐居守志,茅屋蓬户。连征不至,以寿终。”
汉人王霸,太原广武人,字儒仲,少有清节。王莽篡位,他隐居守志,拒绝征聘。后用为咏守志归隐的典故。
唐.李颀《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》:“韩康虽复在人间,王霸终思隐岩窦。”此用事以喻高适志在归隐。
《后汉书.逸民传.王霸传》:“王霸字儒仲,太原广武人也。少有清节。及王莽篡位,弃冠带,绝交宦。建武中,征到尚书,拜称名,不称臣。有司问其故,霸曰:‘天子有所不臣,诸侯有所不友。’……以病归。隐居守志,茅屋蓬户。连征不至,以寿终。”
汉人王霸,太原广武人,字儒仲,少有清节。王莽篡位,他隐居守志,拒绝征聘。后用为咏守志归隐的典故。
唐.李颀《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》:“韩康虽复在人间,王霸终思隐岩窦。”此用事以喻高适志在归隐。
同“沧海桑田”。明张煌言《寄纪侍御衷文二首》诗之一:“忆昔同堂勉圣贤,正当国难慨沧田。”
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小君,也称细君。西汉东方朔在汉武帝准备赐给各位近臣每人一份猪肉时,没等主管官吏来分肉,就自己拔剑割肉带回家去。汉武帝责备他时,他却诙谐地说:“受赐不待诏命,多么无礼;拔剑就割肉,多么豪
常:常情。终:终结。 安于读书人常过的贫困生活,以等待生命的终结。 形容古人把生死富贵看得平淡自然的乐观态度。语出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四引《列子》:“贫者士之常,死者生之终,居常以待终,何忧哉!”(按
《宋书.谢灵运传》:“王褒、刘向、扬、班、崔、蔡之徒,异轨同奔。”意谓车轨各异,目的地是一致的。“异轨”,比喻法度各不相同。【词语异轨】 汉语大词典:异轨
茅茨( ㄘˋ cì ):用茅草覆盖的屋。翦:修饰。采椽( ㄔㄨㄢˊ chuán ):用栎木或柞木做的椽子。斫( ㄓㄨㄛˊ zhuó ):砍削。 形容住室质朴简陋。语出《韩非子.五蠹》:“尧之王
元代脱脱等《宋史.吕蒙正传》:“初,龟图(蒙正之父)多内宠,与妻刘氏不睦,并蒙正出之,颇沦踬窘乏,刘誓不复嫁。”元代关汉卿写有《吕蒙正风雪破窑记》。元代王实甫也有《吕蒙正风雪破窑记》。关剧已佚,王剧今
源见“相思树”。比喻恩爱夫妻永别。《剪灯馀话.长安夜行录》:“何期忽作韩凭别,赴水坠楼心已决。”
同“魏紫”。宋刘辰翁《虞美人.咏海棠》词:“魏家品是君王后,岂比昭容袖?”【词语魏家品】 汉语大词典:魏家品
对我有什么呢? 表示外界事物对自己没有什么作用。语出《乐府诗集.杂曲歌谣一.击壤歌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帝何力于我哉?”冯惟讷《诗纪》前集卷一注:“‘帝何力于我哉’,一作‘帝
源见“掌上明珠”。指宠爱之人或物。唐白居易《母别子》诗:“新人迎来旧人弃,掌上莲花眼中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