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班门弄斧

班门弄斧

班,鲁班,(一作鲁般),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的巧匠,即公输般。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,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唐代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”郢:郢人,楚国郢都的巧匠。


偏正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语本唐·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”蔡敦祺《林则徐》(上)2章:“原来是少保公在前,请恕晚生有眼不识泰山,竟敢~,贻笑大方了!”△形容不自量力。 →布鼓雷门 ↔程门立雪自知之明。也作“弄斧班门”、“运斧般门”。


解释班:鲁班,古代的巧匠。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

出处唐·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”

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人,姓公输名班,常被人称为鲁班。出生于工匠世家,从小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。鲁班在机械、土木、手工工艺等方面多有发明,传说他发明了攻城用的云梯,伐木的锯,能飞翔的竹鹞,舟战用的钩距,以及曲尺、墨斗、刨子、凿子、磨、碾、锁等。由于贡献突出和影响巨大,鲁班被后世工匠尊称为祖师。

鲁班的家人也都是能工巧匠。比如,原来鲁班做木工活,用墨斗放线的时候,由他母亲来拉住墨线头,后来他母亲在线头上拴了一个小钩,这样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了。后世把这种墨线端头的小钩称作“班母”。再如,原来鲁班在刨木料时由他妻子扶住木料,后来他妻子发明了顶住木头的卡口,后来称作“班妻”。据说雨伞也是鲁班的妻子发明的。

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为他的世交王氏的诗集所写的序言。因为是世交,所以称王氏为伯仲,即两人的关系就像兄弟一样。柳宗元在序言中谦虚地说,王氏的诗文写得极好,自己为之作序,就像普通工匠在鲁班或另一位楚国巧匠面前拿着斧头卖弄一样,真是厚着脸皮、不自量力啊!

例句

在探花这样的绝顶高手面前,我们若是拳打脚踢地打了起来,岂非是在班门弄斧,要人家瞧着笑话。


【词语班门弄斧】  成语:班门弄斧汉语词典:班门弄斧

猜你喜欢

  • 封树

    聚土为坟,又植树以为标志,是古时士以上的葬礼。《礼记.王制》:“庶人县封,葬不为雨止,不封不树。”汉代郑玄注:“封谓聚土为坟,不封之,不树之,又为至卑无饰也……则士以上乃皆封树。”【词语封树】   汉

  • 纵囚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六四二引《唐书》:“吕元膺为蕲州刺史,颇著恩信,尝岁终阅郡囚,囚有自告者曰:‘某有父母在,明日元正,不得相见。’因泣下。元膺悯焉,尽脱其械纵之,与为期。守吏曰:‘贼不可纵。’元膺曰:‘吾

  • 碧桃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六引《尹喜内传》:“老子西游,省太真王母,共食碧桃、紫梨。”因以“碧桃”指仙桃。用以祝寿。宋王之道《好事近.王昭美生日》词:“要见碧桃千岁,看壶中春日。”宋曾觌《清平乐.松姿不老》词:

  • 一去不复返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本谓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。后亦指事物已成陈迹,不会再出现或大势已去,不能挽回。唐崔颢《黄鹤楼》诗:“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”老舍《最值得歌颂的事》:“她们享受着自由、平等与幸

  • 扬一蜀二

    唐代谓天下之盛,扬州第一,四川次之。宋代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第九:“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,尽斡利钱,判官多至数十人,商贾如织,故谚称‘扬一蜀二’,谓天下之盛,扬为一而蜀次之也。”

  • 雪交

    唐.柳宗元《愚溪对》:“冰雪之交,众裘相饰。”“冰雪交”,指像冰雪般纯洁高尚的交情。也可简称“雪交”。后用以比喻高尚纯洁的友情。清.黄宗羲《苍水》诗:“两世雪交私不得,只随众口一闲评。”注:苍水,指民

  • 改玉改行

    同“改玉改步”。《国语.周语中》:“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,王劳之以地,辞,请隧焉,王不许曰:‘……先民有言曰:“改玉改行。”’”见“改步改玉”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王不许,曰:‘……先民有言曰:~’”。

  • 永明体

    南朝齐永明年间,沈约谢朓等以四声对应规律用于诗歌创作所创造的一种五言诗体。永明:南朝齐武帝萧賾( ㄗㄜˊ zé 泽)年号(483-493)。《南史.陆厥传》:“吴兴沈约、陈郡谢朓、琅琊王融,以气类

  • 蹑足

    同“蹑足封”。明常伦《过韩信岭》诗:“祸奇缘蹑足,功大不容身。”【词语蹑足】   汉语大词典:蹑足

  • 钧天

    同“钧天广乐”。元傅若金《次韵元日朝贺》:“小儒未得随冠冕,遥听钧天隔彩霞。”【词语钧天】   汉语大词典:钧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