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登天柱

登天柱

唐.皇甫枚《三水小牍》卷上“赵知微雨夕登天柱峰玩月”:“九华山道士赵知微,乃皇甫玄真之师。讽诵道书,炼志幽寂,隐迹数十年,遂臻玄牝(本源)。去岁中秋,自朔霖霪,至于望夕。玄真谓同门生曰:‘甚惜良宵而值苦雨!’语倾,赵君忽命侍童曰:‘可备酒果。’遂遍召诸生谓曰:‘能升天柱峰玩月不?’诸生虽强应,而窃以为浓云駃(同快)雨如斯,若果行,将有垫巾角、折屐齿之事。少顷,赵君曳杖而出,诸生影从。既辟荆扉,而长天廓清,皓月如昼。扪萝援篠,及峰之巅。赵君处玄豹之茵,诸生藉芳草列侍。俄举巵酒,咏郭景纯(晋人郭璞字)《游仙诗》数篇。诸生有清啸者,步虚者,鼓琴者。以至寒蟾隐于远岑,方归山舍。既各就榻,而凄风苦雨,暗晦如前。众方服其奇致。”

这是一个奇妙的道家游乐故事。中秋之夕,霖雨不止,九华山道士以良宵佳节不得游玩赏月而甚感惋惜。赵知微偏能把握时机,拟或有“拨云止雨之术”,一时竟使登天柱峰赏月之愿神奇地得以实现,既归舍就榻,复风雨如初。后因用为仙道奇致遨游之典。

宋.辛弃疾《满江红.中秋》:“安得便登天柱上,从容陪伴酬佳节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授衣假

    源见“授衣”。唐国学每年九月的假期。《新唐书.选举志上》:“每岁五月有田假,九月有授衣假。”唐张籍《和左司元郎中秋居》之九:“初当授衣假,无吏挽门铃。”【词语授衣假】   汉语大词典:授衣假

  • 鹍鹏

    同“鲲鹏”。鹍,通“鲲”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守塉》:“鹍鹏戾赤霄以高翔,鹡鸰傲蓬林以鼓翼。”唐孟郊《立德新居》诗:“仰笑鹍鹏辈,委身拂天波。”【词语鹍鹏】   汉语大词典:鹍鹏

  • 八萧

    《新唐书》卷一〇一《萧瑀传》:“萧瑀字时文,后梁明帝子也。……赞曰:‘梁萧氏兴江左,实有功在民,厥终无大恶,以寝微而亡,故余祉及其后裔。自瑀逮遘,凡八叶宰相,名德相望,与唐兴衰。世家之盛,古未有也’。

  • 夷惠

    伯夷和柳下惠。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。汉代扬雄《法言.渊骞》:“曰:‘是夷惠之徒与?’曰:‘不夷不惠,可否之间也。’”伯夷,非其君不事;柳下惠,三黜而不去。《孟子.万章》:“伯夷隘,柳下惠不恭。”谓

  • 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

    布帛:泛指御寒之物。矛戟:均为古代兵器。 对人讲有帮助的话,比穿上布帛还温暖;用言语伤人,比矛戟还厉害。语出《荀子.荣辱》:“虽有戈矛之刺,不如恭俭之利也。故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。

  • 千钟季孙粟

    《孔子家语.致思》:“孔子曰:‘季孙之赐我粟千钟,而交益亲。’”钟,古代量器,可容粮六斛四斗。季孙,春秋时鲁大夫季孙斯,又称季桓子。他曾赐给孔丘千钟粟。后用为咏赏赐丰厚之典。唐.徐夤《温陵即事》:“争

  • 蒙氏笔

    晋.崔豹《古今注.问答释义》:“牛亨问曰:‘自古有书契已来,便应有笔,世称蒙恬造笔何也?’答曰:‘蒙恬始造即秦笔耳。以柘木为管,鹿毛为柱,羊毛为被,所谓苍毫,非兔毛竹管也。’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十八引晋

  • 伤弓翼

    同“伤弓之鸟”。宋苏舜钦《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》:“各悯伤弓翼,聊同煦沫鳞。”

  • 小蛮杨柳

    同“小蛮腰”。宋 禅峰《百字谣.贺彭谦和八月生子》词:“小蛮杨柳,迩来还可攀折。”

  • 宋墙东畔

    同“宋家东”。宋李吕《临江仙》词:“家在宋墙东畔住,流莺时送芳音。窃香解佩两沉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