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驹过隙

白驹过隙

白驹,骏马,喻日影;隙,小孔。白驹过隙,形容光阴过得极快。人生天地之间,就好象在小洞里看骏马跑过去一样转瞬即逝。你看,一个个小生命呱呱堕地:不一会儿,都销声匿迹,先后死亡。死而又生,生而又死,使得有生命的生物以至人类都很悲哀。然而,对于死者而言,则不过是解除了天然的束缚而已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。注然勃然,莫不出焉;油然漻然,莫不入焉。已化而生,又化而死。生物哀之,人类悲之。解其天弢,堕其天帙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人生一世间,如白驹过隙,何至自苦如此乎?” 宋·吴儆《西江月》:“尘世白驹过隙,人情苍狗浮云。”


主谓 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,比喻时间易逝,人生短促。语本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人生天地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。”西门丁《迫虎归山》:“这些事说来虽慢,实际上疾如~,直至此时,那个引崔一山入来的中年汉才猛地醒起。”△用于形容时间宝贵。→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时光如流 ↔日光冉冉 长绳系日 以日为年。也作“过隙白驹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礼记·三年问》:“三年之丧,二十五月而毕,若驷之过隙。”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。”

【今译】 《庄子》讲,人生活在天地之间,如同白马过墙隙,一下子就过去了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生短暂或时光流逝迅速。

【典形】 白驹过隙、百年过隙、奔驹促、过白驹、过隙、过隙白驹、过隙驹、驹驰、驹过隙、驹隙、驹阴、驷隙、叹白驹、隙驹、隙内驹、隙驷、隙中驹、骤骥、白驹隙中驰、隙过白驹、驹隙光阴、隙驹光、隙驷过、驹驰隙、过隙中、过眼白驹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驹过隙〕 清·秋瑾《感时》 之二:“炼石无方乞女娲,白驹过隙感韶华。”

〔百年过隙〕 宋·陆游《次韵范参政书怀》之九:“百年过隙古所叹,众口铄金胡不归。”

〔奔驹促〕 南朝陈·辛德源《短歌行》:“忽念奔驹促,弥欣执烛游。”

〔过白驹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冕仲考》:“昼窗过白驹,夜几跋红烛。”

〔过隙〕 唐·骆宾王《与博昌父老书》:“况过隙不留,藏舟难固。追惟逝者,浮生几何。”

〔过隙白驹〕 元·马致远《泰华山陈抟高卧》:“浮生似透窗飞马,光阴似过隙白驹。”

〔过隙驹〕 唐·温庭筠《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》:“乡思巢枝鸟,年华过隙驹。”

[驹驰] 清·黄鷟来《陈青庭以萤火诗远寄》之九:“过隙驹驰枉自忙,含晖还得及冬藏。”

〔驹过隙〕 宋·陆游 《酒无独饮理》:“少年事虚名,岁月驹过隙。”

〔驹隙〕 宋·朱淑真 《咏史 · 张良》:“果可人间恋驹隙,何心愿学赤松游。”

〔驹阴〕 金·元好问《迭吴子英之官东桥》:“驹阴去我如决骤,蚁垤与谁争长雄。”

〔驷隙〕 清·顾炎武《丈夫》:“如何驷隙间,流光日已徂。”

〔叹白驹〕 元·邪律楚材《和冲霄韵又一首》:“无穷真味思焦尾,有限浮生叹白驹。”

〔隙驹〕 宋·范成大《病中不复问节序》:“百年长短随隙驹,万化陈新直刍狗。”

〔隙驷〕 唐·元稹《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》:“陔兰始茂,隙驷俄奔。神不足恃,天何足论?”

〔隙中驹〕 宋·苏轼《行香子》:“浮名浮利,虚苦劳神。叹隙中驹,石中火,梦中身。”

〔骤骥〕 晋 · 陶潜 《岁暮和张常侍》:“市朝凄旧人,骤骥感悲泉。”


【词语白驹过隙】  成语:白驹过隙汉语词典:白驹过隙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室诏

    源见“宣室召”。指君王征召才士的诏令。唐白居易《寄题周至厅前双松》诗:“忽奉宣室诏,征为文苑臣。”

  • 黄龙痛饮

    源见“痛饮黄龙”。谓彻底击败敌人,欢庆胜利。郁达夫《祝中兴俱乐部两周年纪念》诗:“黄龙痛饮须臾事,伫待南颁报捷辞。”偏正 宋金交战,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,与人痛饮。后以“黄龙痛饮”指彻底击垮敌人,庆祝

  • 老马知道

    同“老马识途”。唐杜甫《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》诗之一:“老马夜知道,苍鹰饥著人。”【词语老马知道】  成语:老马知道

  • 立仗用不鸣

    源见“立仗马”。喻把持朝政的奸臣不许官员上书言事。明高启《题赵魏公马图》诗:“一归天厩嗟空老,立仗原来用不鸣。”

  • 伐性刀

    源见“眉斧”。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。唐白居易《寄卢少卿》诗:“艳声与丽色,真为伐性刀。”【词语伐性刀】   汉语大词典:伐性刀

  • 自经沟渎

    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,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’”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管仲辅相桓公统帅诸侯,使天下归正,

  • 鲁元

    《史记.高祖本记》:“吕公女乃吕后也,生孝惠帝,鲁元公主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:“服虔曰:‘元,长也。食邑于鲁。’韦昭曰:‘元,谥也。’”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,娶吕公女,生鲁元公主。后遂用为咏

  • 不一而足

    原为称美吴公子季札之词,后则泛指某种不好的言行,屡见不鲜。季札是吴王寿梦幼子。寿梦死前,遗命传位季札,而他却坚辞不受,以此扬名列国。公元前544年,他代表吴国出聘鲁国。鲁国《春秋》记载为,“吴子使札来

  • 百城南面

    同“百城书拥”。清魏源《扬州絜园闲咏》之四:“百城南面里,有客拥皇 娲。”【词语百城南面】  成语:百城南面

  • 司马昭之心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高贵乡公曹髦传》:“五月己丑,高贵乡公卒,年二十。”后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见威权日去(曹髦在位时,大将军司马昭掌握军政大权,一心想篡夺帝位),不胜其忿。乃召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