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不一爽

百不一爽

又作“百不一失”,“百无一失”。百:形容“多”。爽:失;差。指一百次中没有一次失误或差错。 戴敦元(?-1834年),字金溪,开化(今浙江开化县)人。幼年读书记忆力强,十岁举称神童。当时学政考他,他下笔如老练文人;面问他经书义理,他回答如流水那样连续不断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进士,累迁郎中(位在尚书、侍郎、左右丞之下,分掌各司事务)。道光元年(1821年),为江西(今江西)按察使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升刑部尚书(刑部主官,掌法律、刑狱等)。戴敦元见闻广博、记忆力强,眼睛近视,看书与脸面互相摩擦,看过书总是不忘记。每到一任官职,积存文件案卷阅览一遍,来日下属官吏偶然有差误,戴敦元就摘出文件案卷来改正它,因此没有人敢欺骗他的。每上朝奏章对答有咨询征求意见时,他就援据引用法律条例,背诵存档文件案卷,一字不错,道光帝很重视他。到戴敦元年老,或者有人问他生僻不常见的事,他都能指出在某书某卷中所载文字可作解答,即在一百次中也没有一次失误或差错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374《戴敦元传》11552页:“敦元博闻强识,目近视,观书与面相磨,过辄不忘。每至一官,积牍览一过,他日吏偶误,辄摘正之,无敢欺者。奏对有所咨询,援引律例,诵故牍一字无舛(chuǎn喘,差错)误,宣宗深重之。至老,或问僻事,指某书某卷,百不一爽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紫桃亦婉娈善奉事,呼之必在侧,百不一失。” 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5章:“不光能成,还要保管百无一失。”


见“百无一失”。


【词语百不一爽】  成语:百不一爽汉语词典:百不一爽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鼎

    源见“问鼎”。借指国家政权。唐张说《开元正历握乾符颂》:“神龙中兴,周鼎归唐。”【词语周鼎】   汉语大词典:周鼎

  • 彝伦攸斁

    彝:常。伦:理。攸:所。斁( ㄉㄨˋ dù ):败坏。 治国安民的常理遭到破坏。语出《书.洪范》:“我闻在昔,鲧堙洪水,泪陈其五行;帝乃震怒,不畀洪范九畴,彝伦攸斁。”三国.魏.王粲《为刘荆州谏袁

  • 狡兔死,走狗烹

    源见“烹狗藏弓”。比喻事情成功后抛弃甚至杀害有功之人。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七七回:“黄游击道:‘你岂不闻“狡兔死,走狗烹”之说!’马游击道:‘到那一步,且自由他,只讲今日的军令。’”见“狡兔死,

  • 鼠辈敢尔

    见〔鼠子敢尔〕。

  • 青缃

    同“青箱学”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.林钟六月》:“但某白社狂人,青缃末学。”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经籍会通一》:“中垒父子,奕叶青缃。”【词语青缃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缃

  • 为鱼歌德

    源见“微禹叹”。指歌颂大禹的丰功伟绩。唐严维《陪皇甫大夫谒禹庙》诗:“为鱼歌德后,舞羽降神时。”

  • 顾曲

    《三国志.吴书.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有其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。故时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后称欣赏音乐、戏曲为“顾曲”,有时也可用以指称通晓音律。孔尚任《桃花扇.侦戏》:

  • 议论风生

    谈论得极生动而又风趣。明.朱国祯《涌幢小品.刘罗陶仙游》:“贵乡罗近溪健甚,前来就余谭。昨又来,皆竟日。议论风生,胜昔时。”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他们那样自得其乐,那样议论风生,仿佛故意表示一种正当盛时的

  • 姜肱被

    《后汉书.姜肱传》:“肱与二弟仲海、季江,俱以孝行著闻。其友爱天至,常共卧起。”李贤注引谢承书曰:“肱性笃孝,事继母恪勤。母既年少,又严厉。肱感《恺风》之孝,兄弟同被而寝,不入房室,以慰母心。”后因以

  • 孔子师项橐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五》:“甘罗曰:‘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,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,君其试焉!奚以遽言叱也。”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:“夫项讬七岁为孔子师,孔子有以听其言也。以年之少,为闾丈人说,救敲不给,何道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