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磨穿铁砚

磨穿铁砚

新五代史.桑维翰传》:“初举进士,主司恶其姓,以为‘桑’、‘丧’同音。有人劝其不必举进士,可以从佗求仕者。维翰慨然,乃著《日出扶桑赋》以见志。又铸铁砚以示人曰:‘砚弊则改而佗仕。’卒以进士及第。”后因以“磨穿铁砚”形容立志文墨,持久不懈。元范康《竹叶舟》一折:“坐破寒毡,磨穿铁砚。自夸经史如流,拾他青紫,唾手不须忧。”


述宾 比喻立下志向,勤奋攻读,也指笔墨功底之深。语本《新五代史·晋臣传·桑维翰》:“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,可以从佗求仕者。 维�� ……铸铁砚以示人曰:‘砚弊,则改而佗仕。’卒以进士及第。”元·范康《竹叶舟》1折:“坐穿破毡,~,自夸经史如流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勤奋方面或功底之深方面。→持之以恒 磨杵成针锲而不舍 水滴石穿 ↔有初鲜终 一暴十寒 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。也作“铁砚磨穿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新五代史·桑维翰传》:“初举进士,主司恶其姓,以‘桑’、‘丧’同音。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,可以从他求仕者,维翰慨然,乃著《日出扶桑赋》以见志。义铸铁砚以示人曰:‘砚弊则改而他仕。’卒以进士及第。”《旧五代史·桑维翰传》注引 《春渚纪闻》云:“桑维翰试进士,有司嫌其姓,黜之。或劝勿试,维翰持铁砚示人曰:‘铁砚穿,乃改业。’著《日出扶桑赋》 以见志。”

【今译】 五代时桑维翰去应进士考试,主考官认为他的姓与“丧”字同音,很厌恶,不录取他。别人劝他不必再应考,可以从另外途径求官。桑维翰铸了一方铁砚给人看,说:“等到这铁砚磨穿了我再改别的途径。”终于以进士及第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立志坚定不移; 也形容苦读勤学。

【典形】 磨穿铁砚、磨铁砚、铁砚穿、铁砚磨穿、铁砚磨成。

【示例】

〔磨穿铁砚〕 宋·朱淑真《自责》:“磨穿铁砚非吾事,绣折金针却有功。”

〔磨铁砚〕 宋·乐雷发《谢杨孟溪县丞惠以章墨》:“感君殷勤复三叹,努力西窗磨铁砚。”

〔铁砚穿〕 宋·陆游《五月十一日夜坐达旦》:“读经今日韦编绝,作赋当时铁砚穿。”

〔铁砚磨穿〕 元·汪元亨 《折桂令》:“费十年灯火窗前,将铅椠书残,铁砚磨穿。”


【词语磨穿铁砚】  成语:磨穿铁砚汉语词典:磨穿铁砚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妇

    同“秋胡妇”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浮词》:“夫探揣古意,而广足新言,此犹子建之咏三良,延年之歌秋妇。”【词语秋妇】   汉语大词典:秋妇

  • 决一胜负

    见“决一雌雄”。《说岳全传》47回:“岳爷道:‘……若不听我良言,只得与你~。’”【词语决一胜负】  成语:决一胜负汉语大词典:决一胜负

  • 锦车使

    《汉书.西域传下.乌孙国传》:“都护郑吉使冯夫人(冯燎)说乌就屠……乌就屠恐,曰:‘愿得小号。’宣帝征冯夫人,自问状。遣谒者竺次、期门甘延寿为副,送冯夫人。冯夫人锦车持节,诏乌就屠诣长罗侯赤谷城。”西

  • 生杀予夺

    《周礼.春官.内史》:“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,以诏王治。一曰爵……五曰杀,六曰生,七曰予,八曰夺。”后因以“生杀予夺”指有权势的人所掌握的能任意处置人民生命财产的权力。唐杜牧《上宣州崔大夫书》:“今藩镇

  • 秋水伊人

    《诗.秦风.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;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后以“秋水伊人”谓对景怀人。《雪鸿轩尺牍.答许葭村》:“登高望远,极目苍凉,正切秋水伊人之想。”其他 对秋水而思念那人。语本《诗经·秦风

  • 鱼水

    《管子.小问》:“管仲曰:‘然公使我求宁戚,宁戚应我曰:‘浩浩乎!’吾不识。’婢子曰:‘《诗》有之:浩浩者水,育育者鱼。未有室家,而安召我居?宁子其欲室乎?’”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:“(先主)于

  • 东山复起

    同“东山再起”。明张煌言《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》:“悬拟壮猷,东山复起。夫何讣闻,遽骑箕尾?”见“东山再起”。《浪迹丛谈》卷2:“凤池诒令子,喜听~,一门济美报清时。”【词语东山复起】  成语:东山复

  • 鳌背庭

    同“鳌背楼台”。唐孟郊《石淙》诗之五:“飘飘鹤骨仙,飞动鳌背庭。”

  • 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

    故:指灾患丧病之类事故。 父母都健康,兄弟没灾患,是第一种乐趣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

  • 邓林弃杖

    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指夸父追日弃杖化邓林。清赵翼《放歌》:“回思邓林弃杖逐日时,枉费奔忙喝不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