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种玉

种玉

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一:“杨公伯雍汲水作义浆于坂头(义浆,不取报酬的汤水饮料;坂头,山坡上),行者皆饮之。三年,有一人就饮,以一斗石子与之,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,云:‘玉当生其中。’杨公未娶,又语云:‘汝后当得好妇。’语毕不见。乃种其石。数岁,时时往视,见玉子生石上,人莫知也。有徐氏者,右北平著姓,女甚有行,时人求,多不许。公乃试求徐氏,徐氏笑以为狂,因戏云:‘得白璧一双来,当听为婚。’公至所种玉田中,得白璧五双,以聘。徐氏大惊,遂以女妻公。”

这是一个神话故事,说的是杨伯雍行善事,常做汤饮,施舍给过路的人。三年后,忽然有一个仙人来教他种玉,并预言他当娶一房好媳妇。后种玉丰收,用白璧五双为聘,娶徐氏女成婚。这个故事包含着劝人行善,善有善报的思想。后因称两家通婚为“种玉之缘”。

唐.刘禹锡《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》:“水是还珠浦,山成种玉田。”这里用“合浦珠还”和“种玉”两个典故,以描写山水地方的富饶美好。

“种玉”又指道家仙境的景色。《文苑英华》二二八唐.卢纶《酬畅当嵩山尊道士见寄》诗:“开云种玉嫌山浅,渡海传书怪鹤迟。”元.虞集《道园学古录》三《赋壶洲》诗:“传闻海上有玄洲,曾是安期旧所游。千顷白云都种玉,一杯弱水不胜舟。”唐.罗虬《比红儿诗》:“谁向深山识大仙,劝人山下引春泉。定知不及红儿貌,枉却工夫种玉田。”(《香艳丛书》第三集)


【词语种玉】   汉语词典:种玉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绝编

    源见“韦编三绝”。谓勤奋读书,刻苦治学。宋陆游《寓叹》诗:“老生读书百绝编,日晏忘食夜废眠。”

  • 训刑

    《〈书.吕刑〉序》:“吕命穆王,训夏赎刑,作《吕刑》。”孔传:“吕侯以穆王命作书,训畅夏禹赎刑之法,更从轻以布告天下。”后因以“训刑”谓宣传、解释刑法。唐柳宗元《献弘农公五十韵》:“训刑方命吕,理剧复

  • 陶范

    源见“剪发待宾”。贤母的典范。明姚夔《挽张侍郎母》诗:“无复潘舆过院落,空留陶范在庭闱。”【词语陶范】   汉语大词典:陶范

  • 乌府

    《汉书.朱博传》:“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,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树,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,晨来暮去,号曰‘朝夕乌’。”后因称御史府为“乌府”。唐 林宽《寄省中知己》诗:“门掩清曹晚,静将乌府邻。”亦借

  • 鸱吓

    源见“鸱得腐鼠”。喻指庸人俗辈恐人夺取己物而发出怒吓。唐马吉甫《蜗牛赋》:“本忘情于蚌守,亦何惮于鸱吓。”【词语鸱吓】   汉语大词典:鸱吓

  • 月天斤

    源见“玉斧修月”。指神话传说中修理月亮的仙斧。明袁宏道《经太华》诗:“琢以月天斤,洗以银浦澜。”

  • 蹊为李广

    参见“桃李成蹊”。

  • 侩牛自隐

    《后汉书.逸民传.逢萌传》:“初,萌与同郡徐房、平原李子云、王君公相友善,并晓阴阳,怀德秽行。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,君公遭乱独不去,侩牛自隐。时人谓之论曰:‘避世墙东王君公。’”侩,俗称经纪人。王君公遭

  • 马齿长

    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,故看马齿就可知马的年龄。《谷梁传.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:‘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,”后遂以“马齿长”自谦年岁徒增。参见“马齿徒增”条。

  • 黑白分明

    原意为黑色、白色区分明显;借此比喻是非、善恶区分得很清楚。 汤金钊(?-1856年),字敦甫,萧山(今浙江萧山县)人。嘉庆四年(1799年)进士,授编修。升礼部侍郎。清宣宗旻宁(道光帝)即位,汤金钊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