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种豆南山

种豆南山

同“南山种豆”。宋辛弃疾《新荷叶.再题悠然阁》词:“种豆南山,零落一顷为萁。岁晚渊明,也吟草盛苗稀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 (杨) 恽既失爵位,家居治产业,起室宅,以财自娱。岁余,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,知略士也,与恽书谏戒之,……(恽) 内怀不服,报会宗书曰:‘恽材朽行秽,文质无所底,……其诗曰:“田彼南山,芜秽不治,种一顷豆,落而为萁。人生行乐耳,须富贵何时!”’”

【今译】 汉代杨恽曾封平通侯,居官清廉公正,又待人严苛,后得罪朝廷,贬为庶人。杨恽家居后添置产业,筑屋种田,常与家人弹唱嬉乐。友人孙会宗写信劝诫他,他不以为然,在给孙会宗的回信中分诉自己的遭遇,并咏诗道:“种田在南山,荒芜不去管,种上一顷豆,豆落剩豆秸。人生要行乐,何必等富贵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唾弃富贵,安贫乐道; 或咏归隐园田的恬适生活。【典形】 南山豆、南山种豆、杨恽锄豆、种豆南山、种一顷豆。

【示例】

〔南山豆〕 唐·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:“一顷南山豆,五色东陵瓜。”

〔南山种豆〕 宋·梅尧臣《田家》:“南山尝种豆,碎英落风雨。”

〔杨恽锄豆〕 宋·苏轼《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》之二:“共疑杨恽非锄豆,谁信刘章解立苗。”

〔种豆南山〕 晋· 陶潜 《归田园居》: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”

〔种一顷豆〕 宋·苏轼《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》:“典衣自种一顷豆,那知积雨生科斗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负日

    同“负曝”。宋苏轼《教坊致语》:“而献芹负日,各尽野人之寸心。”【词语负日】   汉语大词典:负日

  • 嵇康羡王烈

    源见“王烈髓”。指希冀得道成仙。宋苏轼《石芝》诗:“亦知洞府嘲轻脱,终胜嵇康羡王烈。”【典源】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王烈》:“王烈者字长休,邯郸人也,常服黄精及铅,年三百三十八岁,犹有少容,登山历险,行

  • 载酒问字

    汉代著名学者扬雄(字子云)勤奋好学,埋头著述,研究古文字功力很深。大臣刘歆之子刘棻曾从他学习古文奇字。后因病家居,家境贫寒,很少有人登门拜访。扬雄嗜好饮酒,常有求学的人带着酒肴来请教学问。钜鹿人侯芭拜

  • 善终

    人不曾遭遇祸患,而能尽其天年。《三国志.魏志.王昶传》:“夫物速成则疾亡,晚就则善终。朝华之草,夕而零落;松柏之茂,隆寒不衰。”意思是速成之物速亡,晚成之物晚终。后人称事情办理始终良好叫“善始善终”。

  • 邢颜

    源见“尹邢避面”。指美人,喻品性美好的人。清毛奇龄《长歌送颜泰扬北征》:“卞玉谁教暗里投,邢颜却被宫中妒。”

  • 文字交

    《宋史.陆游传》:“范成大帅蜀,游为参议官,以文字交,不拘礼法。”宋孝宗淳熙二年(公元一一七五年),诗人范成大任四川军事统帅,陆游应邀西行入蜀,为参议官。在公职上他们虽为上下级,但在私交上却不拘礼法,

  • 无声琴

    同“无弦琴”。唐杜甫《过津口》诗:“瓮余不尽酒,膝有无声琴。”【词语无声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无声琴

  • 璧连

    同“璧合”。唐黄滔《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》:“璧连标格惊分散,雪课篇章互唱酬。”【词语璧连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连

  • 月额雨

    农历每月初一或月初的雨,旧说是干旱的征兆。南朝梁萧绎《金楼子.自序篇》:“余初至荆州,卜雨,时孟秋之月,阳亢日久,月旦虽雨,俄而便晴,有人云,谚曰:‘雨月额,千里赤’,盖旱之征也。”晋代宗懔《荆楚岁时

  • 察眉

    《列子.说符》:“晋国苦盗。有郄雍者,能视盗之貌,察其眉睫之间,而得其情。晋侯使视盗,千百无遗一焉。”后因以“察眉”谓察看人的面容便知道实情。唐杜甫《夔府书怀四十韵》:“即事须尝胆,苍生可察眉。”明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