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衡石程书”。唐元稹《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》:“为刑部郎中,能训典……悬石允厘,挠而不烦,简而不傲。”【词语悬石】 汉语大词典:悬石
不啻( ㄔˋ chì ):无异于。 如同从他自己嘴里说出的一样。 表示说话人的口吻语气与某人一模一样。语出《书.秦誓》:“其心好之,不啻若自其口出。”《文心雕龙.事类》:“凡用旧合机,不啻自其口
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埋藏在地下的宝剑。喻未展用的人才。唐黄滔《卢员外》:“且杰如韩信,未归汉祖以谁知;美若西施,不入吴宫而孰验?所以蛰剑而凌虚吐耀,焦桐而骇耳飞声。”【词语蛰剑】 汉语大词典:蛰剑
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无滋他族,实逼处此,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。”本谓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,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,不得不如此。严复《原强续篇》:“英固西洋之倡国也,其民沈质简毅,持公道,保盛图,而不急为
亦作“投梭之拒”。梭:织布用的工具。齿:牙齿。以手中的梭子投击别人,打折他的牙齿,指妇女不畏强暴,抗拒男子引诱、挑逗。典出晋谢鲲事迹。谢鲲(约280-322年),字幼舆,陈国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东晋
同“欧冶剑”。明李东阳《傅日全举进士次汝贤文敬韵》之一:“曾听干将跃冶声,又看欧剑发精英。”【词语欧剑】 汉语大词典:欧剑
源见“长门赋”。指妇女失宠后求解悲愁之事。宋辛弃疾《摸鱼儿.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》词:“长门事,准拟佳期又误。蛾眉曾有人妒。”
约人作诗,规定为突出主题所常常用到的字或事不许用,谓之“禁体”。起自宋代欧阳修。他在汝阴作太守时,曾“因雪会客赋诗,诗中玉、月、梨、梅、练、白、舞、鹅、鹤、银等事,皆请勿用”;苏轼作诗称之为“白战不许
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初,楚之胛梁之女与吴边邑处女蚕,争界上之桑。二家相攻,吴国不胜,遂更相伐。灭吴之边邑。吴怒,故伐楚,取二邑而去。”后以“让田”谓因争夺田界而责让。北周庾信《周柱国
《史记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灌夫将军者,颍阴人也。”“夫不喜文学,好任侠,已然诺。诸所与交通,无非豪桀大猾。家累数千万,食客日数十百人。陂池田园。宗族宾客为权利,横于颍川。颍川儿乃歌之曰:‘颍水清,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