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簪花格

簪花格

张彦远法书要录》卷二载南朝 梁袁昂古今书评》:“卫恒书如插花美女,舞笑镜台。”后遂称书法娟秀工整者为“簪花格”。明王彦泓《即事》诗之五:“含毫爱学簪花格,展画惭看出浴图。”


【词语簪花格】   汉语词典:簪花格

猜你喜欢

  • 挂笏看山

    同“拄笏看山”。清袁枚《寄寅和斋榷使》:“明公以五十之年,掌牢盆之任,天恩优渥,地界繁华,正宜挂笏看山,从容敷政,而何乃自苦如此?”

  • 背水之阵

    背水置阵,使士卒前临大敌,后退无路而拼死作战。汉韩信击赵,以此大败赵军。诸将以为背水阵不合兵法“右倍山陵,前左水泽”的说法,而竟能获胜,问韩信是什么原因。“信曰:‘此在兵法,顾诸君不察耳。兵法不曰:“

  • 五丁开山

    同“五丁开道”。郭沫若《蜀道奇》诗:“五丁开山事乌有,其说虽墨竟可朱。”

  • 鸿门开宴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当是时(公元前206年),项羽兵四十万,在新丰鸿门;沛公兵十万,在霸上…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。项王、项伯东向坐;亚父南向坐,——亚父者,范增也;沛公北向坐;张良西向侍。”公元前

  • 九逝魂

    《楚辞.九章.抽思》:“唯郢路之辽远兮,魂一夕而九逝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精魂夜归,几满十也。”战国屈原在《九章.抽思》中描写梦魂眷恋郢都,一夜之间曾九次前去探视。后因用作咏思乡之典。唐.陈子昂《宿空舲

  • 平章百姓

    平( ㄆㄧㄢˊ pián )章:辨别彰明。百姓:百官族姓。考察百官中有善行者加以表彰。语出《书.尧典》:“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”《晋书.傅玄传.论》:“武帝鉴观四方,平章百姓,永

  • 其嗟可去,谢也可食

    嗟:叹词。指“嗟来食”,即悯人饥饿,呼其来食,而语带侮辱性。谢:道谢,谢过。 当别人给予侮辱性的施舍时,可以拂袖而去;而当别人承认错误时,就可以接受别人食物了。 表示处世既要坚持原则,又要态度灵活

  • 楚弓遗影

    源见“杯弓蛇影”。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。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感愤》:“楚弓遗影,楚弓遗影,虑祸甚关心。我起身得急了,把钊文袋遗失在房内,那金子倒也不打紧,晁保正与我那封书怎么泄漏得的!”主谓 比喻因

  • 脱簪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三五“皇亲部”“宣王后”引《列女传》:“周宣(王)姜后者,齐侯之女也。宣王尝夜卧而晏起,后夫人不出于房。姜后既出,乃脱簪珥待罪于巷,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:‘妾不才,妾之淫心见矣!至使君王

  • 揆地

    源见“揆门相”。谓居宰相之位。指内阁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内阁三》:“当时揆地诸公,或自有深意,乃藿食之见则如此。”【词语揆地】   汉语大词典:揆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