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红紫乱朱

红紫乱朱

杂色乱正色。比喻以异端乱正统,或邪说冒充真理。古人以朱为正色,红、紫为杂色。或称间色。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。’”汉代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红紫乱朱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情采》:“正采耀乎朱蓝,间色屏于红紫。”亦作“恶紫夺朱”。夺:取代。


见“红紫夺朱”。汉·赵岐《〈孟子〉题辞》:“孟子闵悼尧、舜、汤、文、周、孔之业将遂湮微,正涂壅底,仁义荒怠,佞伪驰骋,~。”


【词语红紫乱朱】  成语:红紫乱朱汉语词典:红紫乱朱

猜你喜欢

  • 折步

    同“折腰步”。唐李端《妾薄命》诗:“折步教人学,偷香与客熏。”【词语折步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步

  • 友仁

    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”后以“友仁”谓与仁者交朋友。清 梁章鉅《归田琐记.家居》:“居是而事贤友仁,就高年而采风问俗。”【词语友仁】   汉语大词典:友仁

  • 弃笔砚

    源见“投笔从戎”。指弃文从武。唐崔融《塞垣行》:“一朝弃笔砚,十年操矛戟。”

  • 潢池盗弄

    同“弄兵潢池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续录二》:“猬锋螗斧,潢池盗弄何为哉!”中国近代史料丛刊《辛亥革命.清吏条陈》:“即此残民以逞,窃恐官力愈强,民心愈涣,潢池盗弄,谁为厉阶?”见“弄兵潢池”。

  • 顺美匡恶

    《孝经.事君》:“子曰:君子之事上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。”后因以“顺美匡恶”谓歌颂美善,匡正过失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明诗》:“及大禹成功,九序惟歌;太康败德,五子咸怨。顺美

  • 朱紫相夺

    源见“以紫乱朱”。谓不同意见相互争竞。南朝 梁钟嵘《诗品〉序》:“淄 渑并泛,朱紫相夺,喧议竞起,准的无依。”【词语朱紫相夺】  成语:朱紫相夺汉语大词典:朱紫相夺

  • 鸢肩火色

    鸢(yuān渊),老鹰。鸢肩,两肩向上端起如鹰。火色,面色火红。比喻有升官腾达的骨相,也表示虽能很快贵显但不能持久。亦称“火色鸢肩。”出自唐大臣马周之事迹。马周(601-648年)字宾王,唐博州茌平(

  • 流觞故事

    源见“兰亭会”。指王羲之等兰亭会。宋洪迈《满江红.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》词:“修禊欢游今不讲,流觞故事何从觅?”

  • 壶公诀

    同“壶公术”。元宋无《寄眠云处士》诗:“蓟子家尝历,壶公诀尽传。”

  • 郑姬谤

    源见“掩鼻计”。谓因妒忌而毁谤。唐长孙佐辅《古宫怨》诗:“拊心却笑西子嚬,掩鼻谁忧郑姬谤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