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背城借一

背城借一

左传.成公二年》载:公元前五八九年,晋、鲁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,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求和。晋方则提出要齐顷公的母亲去做人质等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。宾媚人严辞驳斥了晋人的无理要求后指出:“吾子(指晋主帅却克)惠徼齐国之福,不泯其社稷,使继旧好,唯是先君之敝器、土地不敢爱(不敢爱惜,献给晋国的意思)。子又不许,请收合余烬(此指残兵败将),背城借一(背对自己的城池,决一死战)。”

后以“背城借一”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。

宋.苏轼《景纯复以二篇……仍次其韵》诗:“背城借一吾何敢,慎莫尊前替戾冈。”


偏正 借一,借此一战(以决胜负)。在自己的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请收合余烬(收集、集合残余的兵将),~。”△用于描写决战。→破釜沉舟 ↔临阵脱逃。 也作“背城一战”、“背城而战”、“凭城借一”。


【词语背城借一】  成语:背城借一汉语词典:背城借一

猜你喜欢

  • 狐死首丘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,皆反葬于周。君子曰:‘乐,乐其所自生;礼,不忘其本。古之人有言曰: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’”陈澔集说:“狐虽微兽,丘其所窟藏之地,是亦生而乐于此矣。故及死而犹正其

  • 钓鳌手

    同“钓鳌客”。元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二折:“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鳌手。”元无名氏《九世同居》二折:“吾心已休,甘心退守,老却当年钓鳌手。”【词语钓鳌手】   汉语大词典:钓鳌手

  • 目成

    《楚辞.九歌.少司命》:“满堂兮美人,忽独与余兮目成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言万民众多,美人并会,盈满于堂,而司命独与我睨而相视,成为亲亲也。”目成,指美人满堂,少司命(司主儿童命运之神)不垂青眼于他人,

  • 剡曲棹

    同“剡溪船”。清唐孙华《题彭南畇先生坐游图》诗:“夜雪宜回剡曲棹,春风常对舞雩天。”

  • 天下归仁

    见〔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〕。

  • 赵郊坑肉

    同“白起坑降”。宋米芾《参赋》:“至于暴秦,袭冕而狼,赵郊坑肉,魏野封疮。”【词语赵郊坑肉】  成语:赵郊坑肉汉语大词典:赵郊坑肉

  • 萧史之楼

    指秦穆公为萧史与弄玉建造的凤台。详“萧史”条。

  • 小姑独处

    古乐府《清溪小姑曲》:“开门白水,侧近桥梁。小姑所居,独处无郎。”后世借以指女子未嫁。【词语小姑独处】  成语:小姑独处汉语大词典:小姑独处

  • 南柯国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指南柯梦中的槐安国。寓追求虚幻的富贵荣华之意。清袁枚《遣兴》诗之二:“不是诗人谁救我,南柯国里把门敲。”

  • 席不正不坐,割不正不食

    席:古人席地而坐。席,指坐席。割: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。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,不按那方法分解的,叫“割不正”。 坐席不端正,不坐;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,不吃。 旧指儒者处处依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