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人亦孰不欲富贵?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……有贱丈夫焉,必求龙断而登之,以左右望,而罔市利。”赵岐注:“龙断,谓堁断而高者也;左右占视,望见市中有利,罔罗而取之。”龙,通“垄”。
源见“一饭千金”。指行善之人。清李渔《风筝误.遣试》:“你也莫衔环,休结草,那有个饭韩漂母望酬劳?”
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借指仙人。唐罗隐《北邙山》诗:“羡他缑岭吹箫客,闲傍云头看俗尘。”
明代中叶以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。明代赋役繁苛,人民负担极为沉重,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武宗正德年间开始改革赋役,到世宗嘉靖时期,南北都试行新法,最关键的就是一条鞭法。主要为简化税制,先将赋和役分别
源见“掷地金声”。指孙绰之赋。唐李峤《金》诗:“祭天封汉岭,掷地警孙声。”
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桥玄传》:“初,曹操微时(未贵显时),人莫知者。尝往候玄,玄见而异焉,谓曰:‘今天下将乱,安生民者其在君乎!’操常感其知己。及后经过玄墓,辄悽怆致祭。自为其文曰:‘……又承从
源见“长乐老”。喻反复无常,没有节操。元刘因有《冯道》诗讽之曰:“亡国降臣固位难,痴顽老子几朝官。朝梁暮晋浑闲事,更舍残骸与契丹。”清梁清标《王铁枪》诗:“朝梁暮晋者谁子,段凝之辈真如蚁。”并列 ①比
《后汉书.梁冀传》:“又起菟(同兔)苑於河南城西,经亘数十里,发属县卒徒,缮修楼观,数年乃成。移檄所在,调发生菟,刻其毛以为识,人有犯者,罪至刑死。尝有西域贾胡,不知禁忌,误杀一菟,转相告言,坐死者十
源见“洞庭张乐”。本指黄帝奏《咸池》乐事,后泛指帝王圣主之乐。唐李適《唐中和乐舞辞》:“顾非《咸池》奏,庶协南风熏。”
汉刘向《说苑.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后因以“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”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《隋书.炀帝纪上》:“方今宇宙平一,文轨攸同,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,四海之中,岂无奇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