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书.王莽传》:“莽侍疾,亲尝药,乱首垢面。”“乱首垢面”,原是形容王莽头不梳,脸不洗,顾不得修饰仪容。后由此而演变出“囚首垢面”、“囚首丧面”。用为不修仪容的贬义之词。宋.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衣臣虏
源见“雁塔题名”。指考试高中。金郭宣道《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》诗:“关心雁塔功名晚,试手乌台岁月忙。”
原作“每下愈况”,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,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。后用作“每况愈下”,义亦转变,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的意思。东郭子与庄子互相对话揭示道无处不在、广大无边而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的道理。东郭子
源见“贫贱骄人”。谓蔑视富贵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陈逵豪爽,田方简傲。”
《东观汉记.隗嚣载记》:“嚣将王元说嚣曰:‘……今天水完富,士马最强,北取河西,东收三辅,案秦旧迹,表里山河。元请以一丸泥,为大王东封函谷关,此万世一时也。’”后以“泥封函谷”称关隘把守严密坚固。北周
源见“柯烂忘归”。借指漫长的岁月。南朝 陈周弘正《和庾肩吾入道馆》:“桃花经作实,海水屡成田。逆愁归旧里,追问斧柯年。”
源见“换鹅书”。指王羲之书《黄庭经》帖。元 释至仁《送厚元载游会稽》诗:“逸少笼鹅帖,支郎 放鹤亭。”
《史记.河渠书》:“天子既临河决,悼功之不成,乃作歌曰:‘瓠子决兮将奈何?皓晧旰旰兮闾殚为河(注:晧旰,河决之后洪水泛滥盛大的样子)。殚为河兮地不得宁,功无已时兮吾山平。吾山平兮钜野溢(注:瓠子决口,
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指苏蕙所织回文锦图。宋苏轼《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》诗之二:“红手素丝千字锦,故人新曲九回肠。”
晋.葛洪《神仙传.白石先生》:“白石先生者,中黄丈人弟子也,至彭祖时二千岁余矣。不肯修升天之道,但取不死而已,不失人间之乐。……初以居贫不能得药,乃养羊牧猪,十余年间约衣节用,置货万金,乃大买药服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