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己推而内之沟中
内:同“纳”。 好像自己把人推到山沟中似的。 表示自己负有极大的直接责任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伊尹耕于有莘之野,而乐尧舜之道焉……思天下之民,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,若己推而内之沟中,其自任天下之重如此。”后多引作〔一夫不获,若己推而内之沟中〕。唐.韩愈《上宰相书》:“抑又闻古之君子相其君也,一夫不获其所,若己推而内之沟中。”宋.王明清《挥麈后录》卷七:“方达源奏疏:‘臣闻为治先务,在于求民疾苦,与之防患去害,至于一夫不获,若己推而纳于沟中。’”
内:同“纳”。 好像自己把人推到山沟中似的。 表示自己负有极大的直接责任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伊尹耕于有莘之野,而乐尧舜之道焉……思天下之民,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,若己推而内之沟中,其自任天下之重如此。”后多引作〔一夫不获,若己推而内之沟中〕。唐.韩愈《上宰相书》:“抑又闻古之君子相其君也,一夫不获其所,若己推而内之沟中。”宋.王明清《挥麈后录》卷七:“方达源奏疏:‘臣闻为治先务,在于求民疾苦,与之防患去害,至于一夫不获,若己推而纳于沟中。’”
《周易.坤卦》:“君子有攸往,先迷后得主,利,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。安贞吉。”“西南得朋”是《坤卦》卦辞,意思是说往西南行可以得到朋友。后用为咏得友之典。唐.陈子昂《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》诗:“慷
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谓视人民的疾苦责在于己,因而以解除人民的痛苦为己任。清周济《介存斋论词杂著》:“或己溺己
同“麒麟阁”。宋 李九龄《代边将》诗:“据鞍遥指长安路,须刻麟台第一功。”【词语麟台】 汉语大词典:麟台
《国语.晋语八》:“平公有疾,秦景公使医和视之(医和,秦国良医,名和,有人说和即缓)。……赵文子曰:‘医及国家乎?’对曰:‘上医医国,其次疾人,固医官也。’”上医,高明的医生。医国,以治病比喻救治国家
同“刻烛赋诗”。唐 潘述《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》:“诗教刻烛赋,酒任连盘酌。”
嵩高:即嵩山,在今河南登封县境。为五岳之。《尔雅.释山》:“泰山为东岳,华山为西岳,霍山为南岳,恒山为北岳,嵩高为中岳。”嵩,一作“崧”。维:语气词,助判断。岳:高大的山。峻:高大。一作“骏”。极:至
《汉书.扬雄传上》:“以函夏之大汉兮,彼曾何足与比功?”颜师古注引服虔曰:“函夏,函诸夏也。”后以“函夏”指全国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城南龙华寺》:“寒暑攸叶,日月载融,帝世光宅,函夏同风。”【词
《诗经.曹风.侯人》:“维鹈在梁,不濡其翼。彼其君子,不称其服。”郑玄笺:“鹈在梁,当濡其翼,而不濡者,非其常也。比喻小人在朝,亦非其常。”鹈,水鸟,即鹈鹕。梁,指水上鱼梁。此是本诗第二章,意思是说: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黄帝仙去。唐顾况《悲歌》之六:“轩辕 皇帝初得仙,鼎湖一去三千年。”
《三国志.吴书.甘宁传》:“甘宁字兴霸,巴郡临江人也。少有气力,好游侠,招合轻薄少年,为之渠帅;群聚相随,挟持弓弩,负毦带铃,民闻铃声,即知是宁。”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宁轻侠杀人,藏舍亡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