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

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

虽是愚蠢的人,也一定会明白,虽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刚强。 古时劝人精勤学习之语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: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”宋.杨万里《庸言》:“学而不化,非学也。故曰:‘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’,岂惟愚明柔强哉?虽明必愚,虽强必柔。”清.戴震《答彭进士允初书》:“夫人物,何者非本之天乎?岂得谓心必与天隔乎?彼可起而争者也。苟闻乎此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投笔荷戈

    同“投笔从戎”。王德钟《十九岁述怀》诗:“批龙探虎知无我,投笔荷戈更有谁?”

  • 分道扬镳

    扬镳:提起马勒口,驱马前进。指分路而行。也比喻志趣不同,造诣不同,各走各的路。郭沫若《海涛集.涂家埠》:“于是我们的交情便进了一境,由‘貌合神离’再变为‘分道扬镳’了。”亦作“分路扬镳”。《魏书.河间

  • 驱鳄

    《新唐书.韩愈传》:“愈至潮州,问民疾苦,皆曰:‘恶溪有鳄鱼,食民畜产且尽,民以是穷。’数日,愈自往视之,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……祝之夕,暴风震电起溪中,数日水尽涸,西徙六十里,自是潮无鳄

  • 我武惟扬

    惟:助词。 我们的威武要发扬。 多用作称颂武功之辞。语出《书.泰誓中》:“我武惟扬,侵于之疆,取彼凶残。”宋.徐铉《大宋凤翔府新建上清太平宫碑铭》:“运钟二圣,庆洽重光,诞敷一德,奄有八方,时文载

  • 求凰引

    同“求凰弄”。清 王庆澜《懒画眉.题龚琴溪桐阴清赏图》套曲:“兀铮铮是懒嵇康的《广陵》,韵悠悠是渴司马的《求凰引》。”

  • 佳兵

    《老子》:“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”河上公注:“祥,善也。兵者,惊精神,浊和气,不善人之器也,不当修饰之。”后人沿用“佳兵”为坚甲利兵或好用兵之义。南朝 梁庾肩吾《被使从渡江》诗

  • 浊质凡姿

    谓姿质平常。清代洪升《长生殿.闻乐》:“想我浊质凡姿,今夕得到月府,好侥幸也。”亦用于喻指品德,才能的凡庸。并列 资质平庸,姿容平常。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闻乐》:“想我~,今夕得到月府,好侥幸也。”△贬

  • 鼓缶之情

    源见“鼓盆”。指对生死的达观情怀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荀奉倩丧妻,神伤而卒,非鼓缶之情也。”【词语鼓缶之情】  成语:鼓缶之情

  • 易水辞

    同“易水歌”。明张煌言《挽华吉甫明经》诗:“更闻锻炼神偏壮,慷慨如歌《易水辞》。”【词语易水辞】   汉语大词典:易水辞

  • 竹林贤

    晋孙绰《僧史》载:以七人配德三国 魏嵇康、阮籍等竹林七贤,号竹林七僧。后因以“竹林贤”泛指幽居寺庙的僧人。唐皎然《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》:“共是竹林贤,心从贝叶传。”【词语竹林贤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