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后汉书.五行一.谣言》:“桓帝之初,京都童谣曰:‘城上乌,尾毕逋。公为吏,子为徒。……’案此皆谓为政贪也。城上乌,尾毕逋者,处高利独食,不与下共,谓人主多聚敛也。”桓帝初年,长安有童谣《城上乌》,讽
源见“林宗过茅”。指孝养父母。清方文《赠白孟新仲调移居》诗之二:“畜鸡供老母,画粥度荒年。”
《诗经.小雅.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诒,通贻,招致。戚,忧伤。自诒伊戚,指自招忧患。《诗序》说,《小明》是大夫悔仕于乱世也。就是后悔不该在乱世中做官。上面所引是第三章的两句,意为:我冒乱世做
源见“不肯过江东”。谓无颜面对家乡的山水。宋汪宗臣《酹江月.题项羽乌江庙》词:“望断秦关无限恨,羞面江东山水。”
源见“荀令香”。指三国 魏荀彧。亦借以泛指雅士。清袁枚《张菊坡太守有伽南香珠余乞之命以诗易》诗:“庭前风过旃檀树,座上衣熏荀令君。”
时夜:即司夜,指鸡。见鸡蛋即希求蛋化为鸡,司晨报晓,比喻言之过早。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长梧子曰:‘女亦大早计,见卵而求时夜,见弹而求鸮炙。’”女:同“汝”。大同“太”。
同“月里姮娥”。元关汉卿《玉镜台》三折:“便有瑶池仙子无心觑,月殿嫦娥懒去窥。”见“月里嫦娥”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1本3折:“似湘陵妃子斜偎舜庙朱扉,如~微现蟾宫素影。”【词语月殿嫦娥】 成语:月
《太平广记》卷十二《董奉》:“后忽大旱,县令丁士彦议曰:‘闻董君有道,当能致雨。’乃自斋酒脯见奉,陈大旱之意。奉曰:‘雨易得耳。’因视屋曰:‘贫道屋皆见天,恐雨至何堪。’令解其意。……”(出《神仙传》
同“桃源洞”。唐胡曾《早发潜水驿谒郎中员外》诗:“青野雾消凝晋洞,碧山烟散避秦溪。”
同“细柳营”。唐杜甫《春远》诗:“故乡归不得,地入亚夫营。”【词语亚夫营】 汉语大词典:亚夫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