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螳螂搏蝉

螳螂搏蝉

亦作“螳螂捕蝉”、“螳螂窥蝉”。比喻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。《庄子.山木》:“庄周游于雕陵之樊,踏一异鹊,自南方来者,翼广七尺,目大远寸,感周之颡,而集于栗林。庄周曰:‘此何鸟哉!翼殷不逝,目大不睹?’蹇裳躩步,执弹而留之。睹一蝉,方得美荫而忘其身,螳螂执翳而搏之。见得而忘其形。异鹊从而利之,见利而忘其真。庄周怵然曰:‘噫!物固相累,二类相召也。’捐弹而反走,虞人逐而谇之。”感周之颡:触到庄周的额头,躩( ㄐㄩㄝˊ jué 觉)步:疾行。执弹而留之:即用弹伺便打鹊。翳:隐蔽。二类相召:鹊招人弹,蝉招螳螂,都是自招祸害:虞人:掌管栗园的人。谇( ㄙㄨㄟˋ suì 岁):诘问,怀疑打鸟者盗栗,故质问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埋血

    源见“苌弘化碧”。谓蒙冤抱恨。唐温庭筠《马嵬驿》诗:“返魂无验青烟灭,埋血空成碧草愁。”

  • 子羔灭髭鬓

    《太平御览》三七四引汉班固《幽通赋》注:“卫蒯聩乱,子羔灭髭鬓,衣妇人衣逃得,出曰:‘父子争国,吾何为其间乎?’”注:子羔,即卫大夫高柴。春秋时,卫国蒯聩为夺取政权而作乱,孔子的学生卫臣子羔,穿起妇人

  • 触蛮争

    同“触斗蛮争”。宋朱松《书屋述还》诗:“已笑荣枯卢白戏,不须物我触 蛮争。”

  • 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

    吸取别人的长处,弥补自己的短处。语本《晏子春秋.内篇问下》:“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,以人之厚补其薄。”见“取长补短”。[例]在学习中,只有不断~,才能提高。【词语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】  成语:取人之长

  • 幕燕

    源见“燕巢于幕”。喻处境危险至极者。唐杜甫《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》诗:“震雷翻幕燕,骤雨落河鱼。”唐钱起《巨鱼纵大壑》诗:“倾危嗟幕燕,隐晦诮泥龟。”【词语幕燕】   汉语大词典:幕燕

  • 照胆铜

    同“照胆镜”。元于立《次韵鉴中八咏.鉴湖》:“我爱鉴湖水,明如照胆铜。”

  • 家丑不可外谈

    见“家丑不可外扬”。《西游记》69回:“古人云:‘~’。奈神僧是朕恩主——惟不笑,方可告之。”【词语家丑不可外谈】  成语:家丑不可外谈汉语大词典:家丑不可外谈

  • 鸿鹄

    同“鸿鹄之志”。唐李商隐《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》诗:“逸志忘鸿鹄,清香披蕙兰。”【词语鸿鹄】   汉语大词典:鸿鹄

  • 太丘广

    同“太丘道”。清袁枚《送用庵归毗陵》诗:“其一高徯亢,究究而居居;其一太丘广,行潦纳潢污。”

  • 堕马妆

    同“堕马髻”。明陈子龙《越中清明忆长安作》诗:“袖分鸭绿盘龙绣,鬓压鸦青堕马妆。”清 二石生《十洲春语》:“夜烛飞鸾影,晨奁堕马妆。”【词语堕马妆】   汉语大词典:堕马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