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晏子春秋.内篇杂下》:“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,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原为晏子的话,指人考虑问题总有不周到之处。智者:聪明人,有见识的人。千虑:多次考虑。失:差错。指聪明人对问题虽然千百次考虑,但也会出
唐代李祐畏惧温造弹劾的话。《新唐书.温造传》:“李祐拜大金吾,违诏进马。造正衙抨劾。祐曰:‘吾夜入蔡州擒吴元济。未尝心动,今日胆落于温御史。’”
源见“木雁”。指有才与无才之间。《南史.刘穆之檀道济传论》:“道济始因录用,故得忘瑕;晚困大名,以至颠覆。韶 祗克传胤嗣,其木雁之间乎?”【词语木雁之间】 成语:木雁之间汉语大词典:木雁之间
亦作“赤口毒舌”。形容言语恶毒,出口伤人。也指口舌之争。宋代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卷三:“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,与艾人并悬门楣,以为禳桧。”赤口白舌帖子:指端午节悬挂的帖子,上以生朱写“五月五日天中节,赤
同“挂朝衣”。唐钱起《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》诗:“吾当挂朝服,同尔缉荷衣。”
源见“三千珠履”。指权门众多的门客。黄歇,春申君名。元丁鹤年《自咏》之二:“生惭黄歇三千客,死慕田横五百人。”
源见“访戴”。谓访友。宋李曾伯《沁园春.乔宾王有和再用韵》词:“正老怀梦想,扁舟访剡;壮图惭负,万里城并。”
《诗经.小雅.小弁》:“君子无易由言,耳属于垣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由,用也。王无轻用谗人之言,人将有属耳于壁而听之者,知王有所受之,知王心不正也。”《小弁》序说,此诗是太子的老师宜臼所作,用以刺周幽王
源见“橘化为枳”。喻指背离了适合自己生长环境的人或物。唐元稹《驯犀》诗:“渡江之橘逾汶貉,反时易性安能长?”
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谓深秋。亦喻人到暮年。宋陆游《思归引》:“莼丝老尽归不得,但坐长饥须俸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