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扬州梦”。指追忆繁华逸游的往事。宋晁补之《临江仙.信州作》词:“青鸾无计入红楼,行云归楚峡,飞梦到扬州。”
同“山呼万岁”。元关汉卿《玉镜台》四折:“山呼,共谢得当今主。”【词语山呼】 汉语大词典:山呼
《左传.僖公四年》:齐桓公伐楚,管仲责楚使臣曰:“尔贡苞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缩酒,寡人是征。”《韩非子》卷十一《外储说左上》:“仲父曰:‘必不得已,楚之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,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。’
源见“祝鸡翁”。比喻隐居或修炼之地。明唐顺之《罢病归访王山人含真》诗:“还因解龟后,重问养鸡乡。”【词语养鸡乡】 汉语大词典:养鸡乡
《易.系辞上》:“小人而乘君子之器,盗思夺之矣。”后以“负乘斯夺”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。宋岳飞《辞宣抚副使札》:“兼招讨使,权不为不重,若更加以甚高非常之宠,必起负乘斯夺之悔,所有宣抚副使恩命,实
源见“河市乐”。称演出河市杂戏的艺人。宋王巩《闻见近录》:“凡郡有宴设,必招河市乐人,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。”【词语河市乐人】 成语:河市乐人汉语大词典:河市乐人
汉.崔骃《亭伯集.上四巡颂表》:“唐虞之世,樵夫牧竖,击辕中韶(韶,传说中舜所作乐曲名。中韶,合于韶乐),感于和也。”传说尧、舜在位时,民生安乐,故百姓击辕作歌,以颂盛世太平。后因以“击辕之歌”用为歌
源见“乘车戴笠”。簦,古代长柄笠。喻友人身份发生了变化。清黄遵宪《别赖云芝同年》诗:“为云为龙将翱翔,担簦跨马毋相忘。”
源见“击钵催诗”。形容文思敏捷,文才出众。清吴伟业《题西泠闺咏》之二:“卖珠补屋花应满,刻烛成篇锦不如。”【词语刻烛成篇】 汉语大词典:刻烛成篇
同“丁令还乡”。清吴伟业《鲞鹤》诗:“丁令归来寄素书,羽毛零落待何如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