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言之太甘,其中必苦

言之太甘,其中必苦

原意是指对人说话过于好听,其中必有苦衷。后则泛指言辞过于悦耳,其中必有不良企图。公元前660年,晋献公听信宠姬骊姬谗言,令太子申生率兵攻打东山狄人。晋兵到达稷桑后,狄人军队出来迎战,申生打算就势打上一仗。晋军将领狐突劝阻他说:“不能打,我听说,国君爱听坏人的话,则大夫处境危险;喜欢内宠,那么,国君的嫡子和整个国家也处境危险。如果设法让父亲高兴而自己又不蹈死地,不使战士冒锋镝之危而对整个国家又有好处,比如自己辞去太子不当,这个办法可不可以考虑啊!何况您现在外有战争危险,而内又有骊姬说坏话呢?”申生回答说:“不行,国君让我率兵出征,并非喜欢我,而是在考察我的心地。因此才赐给我奇怪的服装并以十分中听的话来奖勉我。说话太好听,他的心中必有苦衷。一定是有人说了我的坏话,所以国君才起了疑心。现在情况下,即使蝎子蜇我,也不能逃避。一定要打上一仗,如果不战而退,我的罪行就更大了。而战死了,尚且还能留下了好名声。”于是和狄人开战并将其打败。虽然如此,晋献公耳旁听到的太子申生的坏话却越来越多了。

【出典】:

国语·晋语》:“至于稷桑,狄人出逆,申生欲战。狐突谏曰:‘不可,突闻之:国君好艾,大夫殆;好内,适子殆,社稷危。若惠于父而远于死,惠于众而利社稷,其可以图之乎?况其危身于狄以起谗于内也?’申生曰:‘不可。君之使我,非欢也,抑欲测吾心也。是故赐我奇服,而告我权。又有甘言焉。言之太甘,其中必苦。谮在中矣,君故生心。虽蝎谮,焉避之?不若战也。不战而反,我罪滋厚;我战死,犹有令名焉。’果败狄于稷桑而反,谗言益起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悲泉

    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:“〔日〕至于悲泉,爰止其女,爰息其马,是谓悬车,至于虞渊,是谓黄昏。”“悲泉”,古代传说中的水名。后以指日落处。亦喻时光易逝。晋陶潜《岁暮和张常侍》:“市朝凄旧人,骤骥感悲泉。”清

  • 陵谷徙

    同“陵迁谷变”。唐孔绍安《伤顾学士》诗:“何言陵谷徙,翻惊邻笛悲。”

  • 泰山小

    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,而大(泰)山为小;莫寿于殇子,而彭祖为夭。”庄子用秋毫之末为最大,泰山为最小,来说明不要局限在感官认识上去比较事物表面上的数量差别,而是要通过抽象思维去认识一切

  • 室如悬磬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

    磬( ㄑㄧㄥˋ qìng ):古代悬挂在架上供演奏用的石制打击乐器。恃:依仗,凭借。 屋里像悬挂的石磬,(空无所有),田野里寸草不生,凭什么不感恐惧? 意谓国库空虚,无力支撑危局。语出《左传.僖

  • 烟霞癖

    同“烟霞痼疾”。前蜀贯休《别卢使君归东阳》诗之二:“难医林薮烟霞癖,又出芝兰父母乡。”【词语烟霞癖】  成语:烟霞癖汉语大词典:烟霞癖

  • 景阳钟

    源见“景阳妆”。谓早起梳妆的信号。唐李贺《追赋画江潭苑》诗之四:“今朝画眉早,不待景阳钟。”唐刘邺《待漏院吟》诗:“闲听景阳钟尽后,两莺飞上万年枝。”【词语景阳钟】   汉语大词典:景阳钟

  • 言可复也

    复:实行。 表示诺言能够兑现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有子曰:‘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’”朱熹集注:“复,践言也。”唐.张九龄《敕授十道使》:“朕所设官,以待能者。朝之优秩,必归令誉。言可复也,宜副朕怀

  • 坤顺

    《易.坤》:“坤道其顺乎,承天而时行。”后以“坤顺”称妇女温柔顺从。明汤显祖《南柯记.宫训》:“宫树槐根隐隐,从地府学成坤顺。”【词语坤顺】   汉语大词典:坤顺

  • 魔入膏肓

    源见“病入膏肓”。指发病。《红楼梦》五回:“宝玉只顾如此一想,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。”

  • 庐山真面目

    宋.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无一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江西庐山峰峦起伏,形态万千,重岩叠嶂,烟云缭绕,人在山中,极不易识其真貌。后用以比喻加以掩饰或隐藏不易识别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