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约法三章”。唐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》:“鼎新麾一举,革故法三章。”
源见“天衣无缝”。比喻诗文自然浑成。唐刘禹锡《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》诗:“郢人斤斫无痕迹,仙人衣裳弃刀尺。”
源见“乘鸾”。指传说中秦弄玉在凤台上吹箫引来凤凰。北周庾信《吹台山铭》:“江宁 吹岭,虽山出筠;秦箫下凤,此岫为真。”倪璠注:“言秦人吹箫筑台,不如吹台山自然得名为真。”
同“市义”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焚券》:“临行尚欲献忠谋,请市冯驩义。”
《晋书.苻坚载记》:“坚尝如邺,狩于西山,旬余,乐而忘返。伶人王洛叩马谏曰:‘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万乘之主行不履危。……陛下为百姓父母,苍生所系,何可盘于游田,以玷圣德。’”前秦主苻坚到邺西山狩猎乐
《庄子.天下》:“其动若水,其静若镜,其应若响。”谓反应迅速如回声之相应和。宋陈善《扪虱新话.辨孟子言悦乐鼓乐之异》:“王曰:‘寡人好世俗之乐。’孟子又曰:‘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’所谓其应如响
同“屈子问天”。灵均,即屈原。清曹贞吉《沁园春.读子厚新词却寄》词之三:“彼南华齐物,呼牛呼马,灵均呵壁,将信将疑。”
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本指司马相如以琴挑文君向其求爱。借指旧好,原妻。宋唐庚《白头吟》:“只知茂陵女,不忆临邛琴。”
源见“仲蔚蓬蒿”。以张仲蔚为师。指修养道德,隐身不仕。明袁宏道《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》诗之三:“读书师仲蔚,三径任高蓬。”
匪:通“非”。 自己不被当作人来看待。 古时受压迫者的怨愤之辞。语出《诗.小雅.何草不黄》:“哀我征夫,独为匪民。”(按:《后汉书.张奂传》注引《诗》作“独为匪人”,盖章怀避讳改。)《后汉书.张奂